今日头条挖角知乎大V背后,问答产品再次迎来大爆发?

江湖有事!

今日头条与知乎迎来了正面交锋。

今日,名为“恶魔奶爸”发布的一则关于“今日头条签下300多个知乎大V,且是独家协议”的内容迅速在网络上传播开来。罗辑思维创始人罗振宇转发了该消息并附以“江湖有事”四字评论。

随着事情的发酵,两方平台分别做出了回应。知乎联合创始人张亮在知乎最近上线的新功能「想法」中说道:高质量的分享无法被流水线化定价,好的对话氛围更不可能被粗暴迁移。

另一边,悟空问答市场总监刘晨表示,其平台签约答主不止300人,但从未禁止任何人在其他平台发布内容,“现金是对知识分享的奖励,予人玫瑰者,手里不应该只有余香”。

时间倒回至去年4月7日,今日头条正式推出“头条问答”时,就被外界认为是在向知乎等问答分享社区发起挑战。紧接着,今年6月份,“头条问答”正式更名为“悟空问答”,且被独立出来,可见今日头条对其重视程度。

如果说之前今日头条与知乎的关系更像是隔空对垒,那么此次的挖人事件则将二者的竞争赫然摆在台面上。

1.今日头条的内容扩张

今日头条拉拢知乎大V进驻今日头条的平台,而且签署苛刻的排他协议,摆明了是要跟知乎进行“抢人大战了”。

据公开消息,今日头条跟知乎大V签订合作协议,给出了高报酬,据了解,签约报酬在每月一万到三万不等,要在悟空问答上完成一定数量的问答,同时每条问答要满足一定的字数。还有消息称这些大V的签约价格是20万每年。

在今年年初,悟空问答就开始签约一些头条号进驻,并给予头条号每条回答在100元到500元不等的报酬。

今年6月,今日头条将旗下上线一年多的头条问答独立,正式升级为悟空问答,同时推出悟空问答独立App和网站,给悟空问答的定位是立足独立产品探索更多社区专有功能。

“悟空问答”与知乎隔空打擂台。但是据两个平台都进驻的某大V称,双方的问答定位还是不一样,知乎更显高端,悟空问答更有烟火味。

但不可否认的是,悟空问答背靠头条问答的平台,有着更加可观的数据流量。截止今年6月,悟空问答公布的运营数据显示,有5000万用户先后入驻问答社区,包括景甜、柳岩、黄健翔、罗永浩等。悟空问答的用户在社区分享他们所拥有的信息、经验、知识和观念,每天提问数超过1万个,回答数超过10万条,获得超过1.5亿次的阅读量。

同时,今日头条对于内容的投入更加“豪气”,多次投入都直接用现金的方式进行补贴。

2015年,张一鸣宣布头条号将推出“千人万元计划”:未来一年内,头条号平台将确保至少1000个头条号创作者,单月至少获1万元的保底收入。对于入选标准,不单单以阅读量为考评,特别强调内容的质量。但那个时候,今日头条并不采取“排他”策略,并称希望多方共同扶持,让创作者的收益得以最大化。

同时,今日头条副总裁赵添则宣布,头条号平台也将鼓励垂直的内容创作者组织起来,成立小型编辑部,共同稳定、成规模地生产某个品类的内容,例如乒乓球、马术等。对于这类“群媒体”,今日头条的扶持力度会更大:今日头条将在未来一年内重点扶持至少100个“群媒体”,单月将至少获得2万元的保底收入。

除了保底收入,入选“百群万元计划”的头条号,还可以获得普通帐号没有高级功能,比如,可以给自己的“粉丝”定向推送Push弹窗、甚至上到头条客户端的导航频道等,充分分享“今日头条”的红利。

除了现金补贴,今日头条也对内容创业者进行了大力扶植。今日头条宣布了“新媒体孵化器计划”:将为中小团队提供孵化服务,将提供低价高质的办公场所,并且帮团队提供法律、财务和版权保护等资源支持,降低创业者在发展早期的额外成本,同时还将为内容创业者引入SIG、、IDG、贝塔斯曼、创新工场、真格、险峰华兴、无穹、浅石和峰瑞在内的多家知名风险投资基金。

2016年3月10日,今日头条成立2亿元人民币规模的内容创业投资基金,同时启动“头条号创作空间”,并邀请了一批知名大号入驻。

再加上这次直接去知乎上去抢大V,与知乎大V签订入驻协议,今日头条在内容扩张的步子越迈越大。

2.知乎的“坚固”与“脆弱”

事实上,这已经不是知乎第一次遭遇挖角。

今年上半年末,今日头条的悟空问答就以三年合同的签约形式拉走了知乎上200左右个大V,这些人每回答一个问题100-500元不等,且每个档位的人价格也有差别。

今天,在知乎“如何看待今日头条一口气签了300多个知乎大V的传闻?”的问题下面,作家大V张佳玮分享了更多细节:每个月的文章,只要满500字,在头条问答首发,就算计酬回答,每个月发满15篇,每篇计酬之外,还可以获得税前1000元的酬劳,最高等级酬劳,是单月500x20=10000……

事情发生后,外界纷纷猜测今日头条此举是否会给知乎带来重创?至少目前来看,影响似乎不大。

首先,正如张佳玮所说,今日头条这个性价比实在不高,对于知乎上的头部大V而言,他们一般都有稳定且不菲的主业收入,零星的补贴很难构成影响力。另外,像另一位知乎大V谢熊猫君认为的一样,写东西对他们来说是种休闲娱乐,要签合同,还要对数量、字数以及其它一些方面做限制,就变成工作了。

最重要的是,知乎通过七年时间所打造的社区氛围并不是那么容易突破,也不是靠几个大V就可以照搬过来的。

在自媒体人罗超看来,知乎已经形成网络效应,大V在知乎是因为读者在,还有社区氛围,悟空问答至少暂时还未形成高质量的知识分享氛围,社区氛围是由内容生产者和消费者一起决定的,而不是大V。

“就算有些知乎大V因为钱,卖身头条,卖身契到期还是会回去知乎的,头条会一直给钱吗?显然不可能。”这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此前今日头条从快手挖走MC天佑,据说,后来天佑又回到了快手直播。社区氛围中沉淀下的粉丝,也成为大V们无法“轻轻地走了”的牵绊。

张佳玮说,“许多话,在其他网站懒得说,在知乎就容易说出来——某些提问和回答是火刀火石,容易激发你的叙述欲。这是许多人留在知乎的原因。”

对于此事,创新工场前投资总监,辰海妙基金创始人陈悦天在朋友圈表示:头条200亿美元的公司要抢知乎的内容创作者只说明一件事情—知乎的估值太便宜了,应该对标头条,最起码100亿美元。

而实际情况,今年年初完成1亿美元D轮融资的知乎,估值水平只是超过10亿美元。100亿美元与10亿美元的差别背后,折射出的也是这家“慢”公司的问题所在。

深度问答成就了知乎,但其更偏向长图文的问答内容也成为了其掣肘,因为这种形式更适用于PC端,导致知乎在移动端的进程上步履维艰,要知道,对于碎片化的阅读习惯,其平台消费效率大打折扣。

所以我们看到,知乎最近推出了类微博,或者类朋友圈的新功能“想法”,降低创作门槛的同时,也提升内容消费。

还有,知乎内容质量的水化也是被人诟病所在,而摆在知乎面前的,还有商业变现难题。

但可以预知的是,各大互联网平台越来越相像了,比如今日头条推出“微头条”“悟空问答”,微博推出微博问答,知乎推出“想法”……

也许正映证了微博CEO王高飞那句话:互联网上半场是各做各的,下半场不就是你做我的,我做你的……然后等到发现适合自己的,再形成新的平衡……

另外,过去分答、值乎掀起的问答风口,大有卷土重来之势,不难发现,各大巨头也都加入到问答产品的战争中,或许好戏才刚刚开始。

“都是在未雨绸缪,肯定免不了一战。”陈悦天告诉娱乐资本论(ID:yulezibenlun)。

分享至: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