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见消费、愤怒人设和怜悯之王,是许知远的商业阴谋还是儒士悲哀?

带着偏见看世界,也许许知远的偏见与“被diss”,才是《十三邀》成功的秘诀吧!

在最新一期《十三邀》中,嬉笑顽劣的马东东变成了一个从容不迫,对时代淡然处之的人。而许知远表现的依然焦虑和不安,正如马东所言:“我的底色是悲凉,而你的底色是愤怒。”

这一期“假想式”的采访,点击量却已突破1700万点击,朋友圈被刷屏,媒体圈集体diss,公知圈兔死狐悲——许知远又达到了一个访谈类节目的新高峰。

对于一直宣扬愤怒、并带有“公知”标签的人而言,这种指责似乎并不常见。

被马东质疑的“精致”二字,其实都是许知远一直追求的目标之一,也是《十三邀》这档节目组所要追求的目标。

在经过上一季13期《十三邀》的磨合之后,新一季的《十三邀》无论是从剪辑到设置方面都精致了许多,腾讯OMG给了更好的位置,甚至连赞助商也从第一季的福特福克斯变成了更加高大上的奔驰。

然而,精致并没有被吃瓜群众get,节目组无所不在的预设“偏见”反而被放大到了最高音量。

殊不知,“偏见”和“骄傲”,某种角度上也成为了《十三邀》的商业图腾,我们每个人,都是许的戏迷。

甚至这么说吧,超乎很多人想象的,许知远其实已经在商业社会中走了很远,单读、微在、各种高端品牌的联合营销,都成为了他左躲右闪里无法抹去的倒影。

只是一直抵触“经商的知识分子”的双重身份,让他身上充满了矛盾,而这种许知远式的矛盾,又让许知远和这档节目有了最大的看点,就连许知远都称:“我跟这种东西格格不入,这反而带来某种反差和戏剧感。”

作为一个旧派知识分子的活化石,生活在新资本主义时代,被消费被曲解,这是否又是许的另一层悲哀?

1.重度媒体病的《十三邀》

因为第一次开会,许知远天马行空地开列了一张包括国外作家、知名国际女明星甚至还有相声演员郭德纲等人的访谈名单,李伦评价说“这不十三不靠吗?”,节目组干脆把节目取名《十三邀》。

《十三邀》的出品人李伦、制片人朱凌卿和主持人许知远是三个典型重症媒体病人。

翻看三个人的履历,许知远已经被熟知,知名的媒体人与作家;出品人李伦来腾讯担任腾讯网副总编辑前,作为资深制片人已经在央视工作了22年,曾经制作过社会新闻节目《社会记录》、《24小时》、人物访谈节目《看见》、半纪录半真人秀节目《客从何处来》;而朱凌卿曾是《客从何处来》导演。

作为《十三邀》联合出品方的腾讯新闻与单向空间,各有所求。

因为找不到类似节目模式,也不确定节目播出周期,《十三邀》第一季在开拍前招商非常惨淡,李伦和朱凌卿更看重借此节目去挖掘有此需求但还没有看到的人群。而许知远则希望这档视频节目能给单向空间带来一定的广告收入。

对于节目的考量,三个重度媒体病人有着自己的看法。

李伦曾经很长时间不看电视,对于他而言,电视上“失真”非常严重,互联网能否满足对于真实的需求?他一直想搞清楚。2015年报道黑龙江安庆火车站枪击事件时,电视台将4个小时的现场报道素材剪辑成了10分钟的新闻,结果报道客观性和完整性遭到观众质疑。观众对“真实”的需求是什么?李伦认为,真实就是一种不可替代的体验。

每一集《十三邀》会同时推出3种版本,约半小时的精剪版,一刀不剪的完整版,以及被剪辑成精彩段落(长度2~6分钟不等)的分段版。精剪版最受欢迎,分段次之,完整版每期只有几万个点击。

而之所以选中许知远,是因为看中了许知远身上的真实,他不会刻意掩饰自己,而且许知远做过记者,对别人的生活充满兴趣。

在许知远看来,《十三邀》不是一个正常的节目组,“这个组的最高工作原则就是尽量满足许知远的一切要求。”朱凌卿调侃道。

而《十三邀》推出的整个网络大环境,却是短视频火爆时期。2016年5月18日,《十三邀》推出了第一期节目,《许知远对话罗振宇》,同样分为三个版本,标准版本长约40分钟,完整版本长达2小时47分钟。

而同期,移动视频平台秒拍最近发布的《2016年短视频内容生态白皮书》,秒拍视频日均播放量从年初的3.4亿增长到20.4亿;单月视频播放量超过10万次的用户达到8万人,涨幅超四倍。早在2012年美国独立民调机构皮尤研究中心根据视频网站YouTube的观看数据得出结论,最受欢迎视频长度约2.1分钟。

这是三个重度媒体病人的网络实验,他们做对了还是做错了?

2.“公知”许知远的体面与商业

对于许知远,他身上最重要的标签就是“公知”。

他曾经是《经济观察报》的主笔。这份曾经在很多人记忆里留下深刻印象的橙黄色的报纸,其主要文字风格是当年许知远作为主笔时创立的,而那个时候许知远也开始在公知道路上越走越远。

许知远

曾经担任过多家媒体主编,并出版多部书籍的许知远,除了“公知”这一标签,另外一个很重要的标签就是愤怒,在多个场合,许知远都发表过有关愤怒的言论。

对于公知与愤怒,许知远毫不避讳,但是对于自己的生意,许知远并不多谈,甚至有段时间他很避讳“经商的知识分子”这一双重身份。

2006年初,供职于媒体的许知远、吴晓波、于威、覃里雯、张帆等13人每人出5万元入股,创办了“单向街书店”。这家书店被许知远介绍称“只卖他读的书”的书店,有着知识分子的傲慢与清高。

timg (5).jpg

但是仅有傲慢与清高是无法养活自己的。许知远也多了很多次商业上的尝试,例如他的书店还会提供餐饮与场地,这部分已经盈利。

同时,单向空间还做了“微在”这一产品,这款产品早期主打萌宠图片,许知远放弃之前的“避而不谈”慢慢开始接受这一款90后做出来的产品,他评价说:“它会是一个新型的都市青年消费文化品牌。”

同时,微在的内容在他朋友圈的出现频率陡增,2016年4月,微在旗下的短视频栏目“微在涨姿势”在某新媒体视频排行榜上攀升至第三,“真担心它万一超越了Papi酱,过度流行令人不安。”许知远那一天在朋友圈称,不知几分认真,几分戏谑,或是自怜。

而单读APP也是许知远单向空间旗下的一款产品,这一品牌下,囊括了一个APP产品,一系列杂志书以及一档音频节目。

单读APP来源于几位创始人的无心插柳。他们工作之余,托人做了一款功能单一的阅读应用,意外地被苹果商店推荐后,这几个人才意识到用户需求的存在。

许知远2015年初开始录制的一档个人电台节目,被纳入“单读”旗下。据了解,其创意最初也源自一次内部会议上的闲聊,要不要聊一本书?但在喜马拉雅上一经试水,流量就爆了。

但是许知远的“公知”身份与“愤怒”标签不仅让许知远一度排斥,甚至他的员工与他的读者都无法接受许知远在经商这件事情。

例如,一家美国豪华汽车品牌在国内举办了持续数月的梵高艺术展览,年末这场活动,则邀请了单向空间联合承办。活动结束后,单向空间朝阳大悦城店的一位店员径直走向许知远,向老板表达了自己的不满,她认为自己所在的公司,不应当参与这样一场商业氛围过重的活动。而在“单读”的音频节目中,许知远在节目里推介了一本以“单读”为主题的手帐,一位读者愤怒地发问,为什么你许知远也会在节目里打广告?

虽然许知远对于自己经商这件事情已经度过了心理建设期,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他内心觉得做一个专注的读书人,是一件很体面的事情,而他做的生意也是围绕读书人的生意,是体面的生意。

而《十三邀》的出现,让他本想体面的面对商业社会,结果却是他弯不下腰来的尴尬姿势。

3.是对还是错?是输还是赢?

据腾讯新闻告诉娱乐资本论的数据,《十三邀》第一季的播放量已经超过了1.7亿,而且第一季从第6集起有广告主定向投放贴片广告,最后5集还增加了植入广告,基本打平单集28万元制作成本并略有盈余。而第二季一开始就已经得到了奔驰的广告赞助,招商情况要远超第一季。

许知远对话马东,被刷屏狂嘲,但是对于节目方而言,单期上线就超过了1700万的点击量是“值回票价”的。

甚至许知远的这种与商业社会的格格不入才是这档节目最大的看点,就连许知远都称:“我跟这种东西格格不入,这反而带来某种反差和戏剧感。”

在选择嘉宾的时候,还是要符合当下热点的需要,例如之所以选择罗振宇,是因为罗振宇投资了papi酱,而对话彩虹合唱团,正好是彩虹合唱团风头正劲。

而且回头看第一季的效果,许知远与访谈嘉宾冲突性越高,数据方面就会越好看,与明星类小鲜肉带流量不同,在《十三邀》中,明星嘉宾的明星光环对于节目的数据作用并不是很大,冲突感要大于明星话题度。

例如,在许知远对话姚晨那期,姚晨是一个一线女明星,有着很高的人气和话题度,但是因为冲突感弱,所以效果不尽如人意。

访谈之后姚晨在新浪微博上表达了感受:“对话是要有基础的,譬如足够的平视和耐心。虽说这次‘偏见’没能构成激烈碰撞,但我俩都诚实面对了彼此。”“并不是什么谈话都和风细雨,其乐融融,冲突是很好的一件事。我觉得这档节目本质上是理解别人生活的热情。”许知远解释道。

你看看,还是那个关键词,“偏见”,在节目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越是偏见,群众的观看欲望就越高,而偏的不够多,则吃瓜群众的兴趣就会锐减。

在这期对话马东中,许知远对于时代、年轻人的偏见成功的引起了吃瓜群众的注意,虽然网络上一篇质疑之声,但是不可否认的是,1700万的点击量已经创造了新闻访谈节目的新纪录。

在一次媒体采访中,许知远称他渴望更有智力性的节目,或许思想深度可以比肩英国广播公司在70年代中期所制作的电视系列节目《思想家》。在那档节目中,五位当代西方著名哲学家与主持人对谈,这种哲学对话形式对于欠缺哲学知识背景的观众来说一度非常受欢迎。

而在这期对话马东节目中,马东认为在那个时代看莎士比亚的年轻人与现在看《奇葩说》的年轻人并没有什么不同。

带着偏见看世界,也许许知远的偏见与“被diss”,才是《十三邀》成功的秘诀吧!

分享至: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参与讨论

火柴果果Mya 2017-09-04 13:26

很好!喜欢马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