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专访朱亚文:生活中的我,俗人一个

从配音到表演艺术,从演员职业的标签化到生活中的烟火气,这次的朱亚文,让我们看到了好好先生的另一面。

“太像了,太像了,简直一模一样!”《声临其境》总制片人徐晴脱口而出。此时总决赛已经录制了六七个小时,坐在现场的小星星有些昏昏欲睡。但朱亚文和宋佳搭档配音的一段《喜欢你》,不仅现场观众掌声不断,导播间的工作人员们也沸腾起来,这是所有人想看到的高光时刻。

谁才是冠军?我们当然要保守秘密。但录制后的第二天,娱乐资本论旗下明星资本论(ID:mingxingzibenlun)与在节目中大放异彩的朱亚文聊了聊。一句低音炮的“宝贝儿”俘获万千少女的心,人们才发现他竟有着如此迷人与多变的声线。而朱亚文告诉小星星,现实中的“宝贝儿”是他的女儿哈哈。

从配音到表演艺术,从演员职业的标签化到生活中的烟火气,这次的朱亚文,让我们看到了好好先生的另一面。“我喜欢人有点‘俗气’,”他笑着说。 

1.在自己的声域里,披着角色的外衣耍一把

“每一个上这个节目的老师,都非常厉害。”这是朱亚文收到《声临其境》邀约时的感受。

韩雪一人分配八角,声音的可塑性之强令人惊叹;赵立新的纯英文版《闻香识女人》,每一个气息、合嗓,无懈可击;第一次亮声的王源,干净透明,和王劲松儒雅的声音组合在一起,呈现出来的简单美好。

每个人的声音都不一样,在朱亚文看来,声音更多是性格的一种表达,而性格塑造又是一人配多角的最大难点。在这个舞台上,朱亚文想去证明自己有这样的能力。“当然,我不是向别人证明,而是在生活中很难得有这样的机会去逼迫自己,”他坦言。

把声音作为竞技的主角,在国内综艺史上是第一次。在一档专业节目里表演配音,对朱亚文和多位嘉宾而言同样是首次,毕竟在极短时间内,需要每位声音嘉宾与片段原片的演员进行零接触的附和,且没有任何出入,特别体现一个演员的信念感和基本功。在朱亚文看来,好演员对于声音的注入感,在这个节目中得以放大和提炼。

在微博上朱亚文真实记录了录制首日手脚发凉的时刻:“我排序在第四位,在观摩其他嘉宾精湛演绎的同时,尿急、微汗、舌根发苦,这些症状一一浮现。现在回想,真算是入行以来少有的紧张。没辙,只要是和表演沾边的活儿,无论大小必须严谨对待,更何况是配音!”

录制时有多认真,完成后就有多开心。描述这份心境时,朱亚文还特意打了个比方,“当我带着最终的结果回家和太太、家人分享时,很像小时候考了好成绩,回家见家长的兴奋感,真是久违了!”

“我喜欢给自己留有余地,留有新鲜感。”在他的潜意识里,有一些提前不能预知的东西在现场或就是神来之笔,“因为这样,才好时常保有第一次与角色拥抱的感觉。”这是朱亚文的小诀窍。他告诉小星星,其实在配《白鹿原》张嘉译老师那一段时,之前并没有刻意用强烈的情绪去彩排,他自己也不知道最后呈现的结果究竟会如何,临场“freestyle”的效果却分外好。

如今再回看这档节目,朱亚文依然觉的很值得一上。它并没有让演员觉得没有安全感,反而在保护演员同时又激发起演员的创作欲望,但并非榨取演员的所有。“既是一种神秘的存在,又是一种裸露的表达。”在弹性的挤压中去创作,是一次很有乐趣的参与和体验。

谈及角色配音片段的选择,他略羞涩地说道:“其实我还是在自己的声域里,更像是披着角色的外衣耍了一把。”比如和宋佳合作时,最开始挑选的并不是《喜欢你》,而是一段更能体现技巧性的片段,但在正式录制前一晚却临时更换。朱亚文觉得,《喜欢你》的事件性更强,能激发观众的共鸣,他和宋佳的情绪代入感亦会更浓。

下期《声临其境》收官战由陈凯歌导演执导年度大秀《荆轲刺秦》,“陈导加持,这个机会很难得,值得我们所有人去投入、去专注。”根据角色分配,朱亚文配的是荆轲一角。这个人物最难的点在于,前后跨度看起来很大,很容易演成神经病患者。

针对这个角色,陈凯歌也给出了许多专业的建设性意见,其中有一个让朱亚文印象最为深刻的细节:当荆轲最后同意要去刺杀秦王嬴政时,陈导告诉他,这一刻的荆轲要眼冒金光。对于朱亚文来说,“眼冒金光”四个字,无疑就是那一瞬间的点睛之笔,精辟。“我也没有过多的去寻求解释,只是默默把这个结果记在心里,然后再表演中努力去呈现。”

关于角色的最终呈现,朱亚文也没有看到回放,“不过,”他觉得,“我应该是完成了导演在短期内对于这个角色我能达到的诉求,如果能够多给一点时间,会更好。”

2.角色面前,无能为力

朱亚文是公认的实力派演员。

无论是早期的《闯关东》、《远去的飞鹰》,还是《红高粱》、《北上广不相信眼泪》、《建军大业》等,无不彰显着他实打实的演技。

与朱亚文聊起表演,他却强调:“在每个角色面前,我其实都很无能为力。”这样的回答,不免令人有些意外。

朱亚文一句话做了有力解释。在他看来,任何一个角色的人生都要比朱亚文的人生精彩得多。“每一部作品近乎是角色在带着我往前走。”先是角色代入,再一点点的“吃”进去,总之,就是一路追赶着角色而演。

认真打磨他的每一个角色,就不难理解,不论是端木蕻良,还是大众最为熟知的赵小亮、余占鳌、周总理等,似乎朱亚文对于这些人物的塑造,从头到尾,呈现的是一个寻寻渐进的过程。

除此之外,关于表演,他一直信奉的都是角色第一。“可以没有朱亚文,但决不可没有角色。”每一部作品的呈现,成功之处在于观众能记住这个角色。至于演员自己,是需要很多个角色来呈现的,并非某一个角色。在他的认知里,演员要学会和角色相处。“我是为了这个角色而生,类似的话,我永远都不会说。”

出道十余年,除了作品,在朱亚文身上还贴满了许多标签。行走的荷尔蒙、好丈夫、女儿奴、硬汉......还有《声临其境》之后的低音炮。还未等小星星说出问题,朱亚文便抢先回答道:“不排斥但也不沉迷。”

于他而言,这些标签是这个行业、这类群体给自己的一个带有一点玩笑性的阶段性总结。其实,这些所谓的标签属于所有人,“它只是暂时挂在我身上,当有一天,我的生理和心理年龄过了这个阶段后,自然而然就摘给别人了。”

同时,他也坚信这些标签的消失是必然的。当然,它们消失了依然会有新的出现,平常心看待就好。“我适度的曝光,专注的工作,我还是我,我过属于我自己的生活,一切刚刚好。”

3.自我定义:俗人一个

与工作中被贴上的标签不同,对于生活中的朱亚文,他的自我定义是:俗人一个。“我喜欢人有点‘俗气’。” 

如何理解这里面的“俗”?

朱亚文笑言,任何一种对于这个词的解释都可以理解,360°。彼时的朱亚文相比之前,似乎更放松了些。

他继续说道,俗是生活来源,是创作来源。“任何脱离生活的表演都透着无孔不入的非真实感。”生活中的很多经历是可以很好地代入到工作中,而且这是一件极为有趣、令人心生欢喜的事。他举了个例子,大部分记者都会问他一个问题:在你过往的角色里,哪个跟你本人最像?毫无疑问,《北上广不相信眼泪》中的赵小亮。

他直言,赵小亮在里面的种种际遇,对生活的战斗感和他刚来北京,入这个行业时的感觉十分相似。也正是这种斗志昂扬、对于欲望的表达塑造了赵小亮这个角色。这些东西就是俗的,“我觉得自己就是这样一个俗的接地气的人,但我希望碰到好的导演去修缮我。而不是在我碰到这样一个能工巧匠之前,把自己放到一个固定的位置。”

抛开这些,俗也可以理解为生活中的烟火气。朱亚文是出了名的好男人,出道以来,零绯闻,微博上更是一个晒娃狂。

很多人都被朱亚文那句“宝贝儿”俘获,但最开始“宝贝儿”的正主是他的女儿:哈哈。

他告诉小星星,他每天会给哈哈讲十几个故事,陪她玩积木、玩沙、画画.......在他看来,小孩子是需要陪伴的。随着哈哈的成长,他们之间的交流也日益增多,“甚至还会看着节目模仿我”。

“《声临其境》播出第一期时她就看了”。朱亚文声情并茂的描述着,当他在配《夏洛特烦恼》尹正那段时,哈哈就看着节目,仰着头,模仿那句“不!不...”朱亚文笑着说:她也说不太清‘不’,就一个劲的喊‘BO~BO ~”(笑)

太太沈佳妮也是演员,二人会经常一起交流和探讨关于表演、角色呈现等专业领域内各自的看法。问及此番参加《声临其境》,太太给出哪些意见?朱亚文坦言,“意见没有,但陪伴和总结很好。” 

在惯性的创作节奏里,她看的太多了,这一次,不一样。需要在场上1分半钟,精准完成每一个片段,把站在这个舞台上的每个人,藏在光环背后的东西掏出来,接受专家、观众的检阅。她觉得同为演员,自己也很难完成。所以,她会更加懂得我在微博上说的那种紧张感。 “这是我们俩夫妻之间,特别正常的一件事。”

分享至: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