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院沈骥如谈《北平》:金圆券改革缘何失败

在电视剧《北平无战事》中,“建丰同志”(即蒋经国)在电话中对曾可达说:“我们失败了”。

640.webp (5).jpg

在电视剧《北平无战事》中,“建丰同志”(即蒋经国)在电话中对曾可达说:“我们失败了”。他指的是“币制改革”,即用“金圆券”代替“法币”的“改革”失败了。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国民党统治时期的货币一度实行过银本位。后来,经历过两次重大的货币改革。第一次是在1935年11月,由于美国政府大量收购白银,白银从中国大量流出,当时的国民政府决定放弃银本位制、禁止白银流通,实行白银国有,同时统一货币发行权,由中央、中国、交通银行(后加中国农民银行)发行的纸币为法币,在全国流通。这次货币改革以后,到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之前,法币的发行额为14亿,币值比较稳定。

随着日本侵略军长驱直入,沦陷区不断扩大,国民政府税收不断减少而抗战军费不断增加,国民党政府就不断增加法币发行来筹措战费,法币发行量急剧增加。到1945年8月日本投降前夕,法币发行总额高达5566亿元,比1937年7月增加了约396倍。

但是,国民党政府不惜撕毁双十协定,发动了全面内战,法币发行如火箭冲天,到1948年8月,法币发行额已达604万亿,比抗战结束时增加了1084倍!其购买力的下降可以用不同年代100法币能买到的商品来表示:1937年,两头大牛,1938年,一头大牛一头小牛,1939年,一头大牛,1940年,一头小牛,1941年,一头猪,1942年,一条火腿,1943年,一只母鸡,1944年,半只母鸡,1945年,一条鱼,1946,年一个蛋,1947年,一只煤球或三分之一根油条,1948年,4粒大米。

如此严重的通货膨胀,吸干了民脂民膏,1947年5月开始,北平、天津和全国60多个大中城市爆发了“反饥饿、反内战”的示威游行,国民党政府丧尽民心,而内战前线,国民党军队节节败退。

为了挽救败局,国民党政府推出了又一次“币制改革”:1948年8月19日,蒋介石颁布《财政经济紧急处分令》,《金圆券发行办法》、《人民所有金银外币处理办法》等四项法规,主要内容是:金圆券每元法定含金0.22217厘,与美元的汇率是金圆券4元兑换1美元。金圆券由中央银行发行,发行总额定为20亿元,金圆券一元折法币300万元,折东北流通劵三十万元,禁止私人持有黄金、白银、外汇。凡私人持有者,限于9月30日前收兑成金圆券,违者没收。 同时规定把物价冻结在8月19日以前的水平,商人不得涨价、囤货。金圆券的发行实际上是强迫小资产阶级(中产阶级)商人和企业家把手中的黄金、白银、外汇卖给央行,换回金圆券,国民党政府用这种办法搜刮民间财富来筹措战费。

电视剧中方行长把家中的金银首饰,都“带头”购买了金圆券就反映了当时的情况。当时的百姓和资本家并不情愿交出自己的金银资产,商人企业家也不愿意按赔本的“冻结物价”出售自己的商品,于是出现了囤积货物和黑市交易。蒋介石派出经济督导员到各大城市监督金圆券的发行,其中,蒋经国被派往上海这个最重要的金融、工业中心,监督上海的金圆券发行并掌控上海的经济。蒋经国把部分不从政令的资本家收押入狱以至枪毙,其中杜月笙的儿子也囤积罪入狱。这就是蒋经国在上海“打老虎”。但是蒋经国“打老虎”也受到了严重的阻力。蒋经国想抓的一只老虎是孔祥熙的儿子孔令侃,宋美龄不干了,在宋美龄的压力下,蒋经国只好放人,同时自己也因此辞职。物价管制最终失败,在11月1日全面撤销。这就是电视剧中“建丰同志”在电话中对对曾可达说:“我们失败了”的背景。至此,发行了不到三个月的金圆券已经失败。

但是金圆券的故事还没有完。11月11日,国民党政府行政院修定金圆券发行法,取消原来金圆券发行20亿元的限额,准许人民持有外币,但兑换额由原来1美元兑4金圆券立即贬值五倍,降至1美金兑20金圆券。这样一来,在得不到美国经济援助的情况下,国民党当局又可以无限制地印刷金圆券来筹措战费、挽救战场败局了。金圆券的发行量又坐上了火箭:1948年12月底为81亿元,1949年4月猛增至5万亿,6月跃升增至130万亿,为最初限定的20亿元额度的65000倍!这必然造成了金圆券币值的极度贬值,全国各地出现了数以十万计的挤兑外币人潮。国民党政府迁往广州后,金圆券价值已接近废纸,存在了不到11个月的金圆券终于在1949年7月3日被广州政府宣布停止发行,被“银元劵”取代。不久,蒋介石败退台湾,中国大陆的货币开始了人民币的新时代。

分享至: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