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钉一下到拍一拍,用户会爱上钉钉短视频吗?

钉钉做的这件事,正在让短视频变得功能化,或许也能打开短视频应用场景的争夺。

从钉一下到拍一拍,用户会爱上钉钉短视频吗?


钉钉也上线了短视频。

近日,官方揭晓了其短视频布局,将以短视频求职的方式引入短视频板块。目前,“钉钉新校招”产品正在内测中。

根据钉钉在发布会上的介绍,C端学生申请认证后,可在个人展示页向企业投递简历,包含上传能展现自我的短视频等。比如用短视频记录美术创作过程、翻译现场等……

同时,钉钉对B端企业也提供了短视频展示窗口,如招聘信息、企业介绍等。

作为阿里巴巴出品的一款企业应用,钉钉主要功能是面向企业管理、沟通服务。2015年5月正式上线至今,钉钉积累了1亿用户,700万组企业。钉钉CEO陈航表示,在移动办公领域,钉钉的活跃用户数排名第一,超过第二至第十名活跃用户数的总和。

一款企业级产品做短视频,听起来有些不伦不类,但陈航表示,此次从招聘场景切入短视频,是想用这个社会上最丰富的信息表达形式,来解决招聘中信息不透明等问题。

从钉一下到拍一拍,用户会爱上钉钉短视频吗?


相比较当今最火热的短视频娱乐市场,钉钉的做法有些取巧,结合了应用场景,颇有阿里新零售概念的意味——线上线下流量打通、交易信息打通,数据交互共享。

但看起来能优化效率招聘效率的功能,对C端用户来说,也能同样起到效果吗?短视频又能为钉钉带来什么?

1. 短视频正在变得功能化、场景化

钉钉应该是率先将短视频功能化的产品之一。

纵观现在的短视频行业,大众更多的关注主要集中在泛娱乐领域,玩家分为平台、内容生产者及中间的营销分发服务方。

相比较大多数玩家从内容角度切入短视频,钉钉则将短视频作为一种信息呈现形式,应用到实际场景中。

根据陈航的阐述,职场招聘中,“很多企业只能通过传统的方式进行校招。算上差旅、物料、人员成本,校招一个新员工的成本在3000元左右,即耗时费力,又低效。而在学生端,尤其是那些非名牌大学毕业的学生,往往一毕业就面临失业。”

调查显示,平均一个学生能接触到专业对口的企业不到20家,但是全中国跟他专业对口的企业平均有3000家。

将招聘从传统形式升级到短视频形式后,简历呈现会更加立体。用陈航的话说,可以让校园招聘摆脱过去20年的“摆地摊”模式。

剁椒娱投(ID:ylwanjia)看来,短视频行业从来不只是内容之争,还有人、渠道,及应用场景。

前三者,正是现在短视频行业的核心。一方面,抖音、微视等新平台崛起,抢夺人和流量;另一方面,内容机构、生产者向IP化、精良化打造短视频,并积极商业化。这些,最终面向的都是用户的泛娱乐时间。

而基于应用场景的布局,比如招聘或者学习,还是非常初期的状态。不过,在短视频的应用场景方面,阿里并不是第一次尝试。

此前,有消息称阿里内部发布会透露淘宝短视频要推出独立短视频APP独客。产品主要围绕泛生活内容为主的电商短视频,可能会聚合淘宝APP内的“爱逛街”、“映像淘宝”渠道板块。不过,目前这款产品还未正式上线。

其实,淘宝的“爱逛街”、“映像淘宝”渠道板块,正是聚合了基于电商应用场景的直播、短视频内容。


2. 钉钉短视频招聘的对手会是脉脉吗?

目前,钉钉短视频主要面向校招,更多是对招聘功能的补充,钉钉方面也表示,短视频项目并不会切入娱乐性市场。但是未来,可能会铺设到招聘以外的更多场景。

如果仅从校招场景分析,招聘对企业和C端用户都是一个强需求,但是相对前者而言,是持续性的,对后者来说,可能却是阶段性的。

短视频在招聘场景的应用,一方面为钉钉打开了短视频市场,另一方面也考验产品是否具有一定的社交性,并非只是很强的工具性。

而在剁主看来,钉钉做所有事情的初衷都是从解决企业问题出发,其社交相对被动,是极少数的管理决策者在驱动,绝大多数的员工在执行,缺乏一定的主动性。

钉钉等企业级应用的出现,从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传统企业工作管理模式的痛点,提高工作效率,及满足快捷、易用、高效、专业、安全、收费不高等中小型企业的需求。

虽然两年多时间,钉钉也做了诸多细节升级,比如加入红包、地理位置分享、客户拓展、钉钉指数等功能,但C端体验却还有一些诟病,有员工就吐槽,在钉钉上进行的只是沟通,而非社交。

从钉一下到拍一拍,用户会爱上钉钉短视频吗?


可以说,在钉钉上,通讯功能的呈现要大于社交。或许,对于短视频招聘这种模式,社交性较强的脉脉未来有可能会成为其竞争对手。

总之,未来,短视频会越来越成为日常信息交流的一种方式,而短视频招聘,也会有大的期待空间。

在剁椒娱投看来,不管是电商短视频,还是钉钉的短视频招聘,都体现了阿里布局短视频的逻辑:基于应用场景和产品基因。而非腾讯、百度、头条一样,直接从平台端竞争入手,大打阻击战。这从一定层面,拉开了短视频竞争的差异化。

钉钉做的这件事,正在让短视频变得功能化,或许也能打开短视频应用场景的争夺。

分享至: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