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改尴尬癌?《快把我哥带走》冲破次元壁一秒治愈

尊于原著,立足现实,敢于尝试与冒险。

“最近我都是一边吃泡面一边看《快把我哥带走》的,这部剧太下饭了。”20岁的小欣已经成了这部剧的拥趸,每天除了给同事安利之外,说得最多的就是“看完我也想有个哥哥。”

拥有同样想法的观众不在少数。事实上,自上线以来,《快把我哥带走》便收获了一众粉丝。在口碑上,《快把我哥带走》获得了豆瓣7.6的评分,作为一部漫画改编电视剧来说,已经是少见的高分了。

漫改尴尬癌?《快把我哥带走》冲破次元壁一秒治愈

《快把我哥带走》制片人黄星在接受娱乐资本论采访时表示:作为一部比较创新,比较有冒险性的作品,能获得这样的口碑是满意的。黄星提到的冒险与创新,具体到剧中体现在主创团队的跨年龄层组合、多元互动多玩法观剧与独特的故事还原上。正是这些细节,让《快把我哥带走》在从二次元走向三次元的过程中,更多地呈现给观众感动与代入感,而非违和感。


1. 跨年代主创搭配与年轻化叙事手法

不少观众在微博上称《快把我哥带走》的故事内容很容易引起共鸣,即使没有兄弟姐妹的观众,在看到一些剧情后,也能产生共情。能够做到这点,离不开剧组中独特的主创团队搭配与年轻化的故事叙事手法。

漫改尴尬癌?《快把我哥带走》冲破次元壁一秒治愈

70年左右的导演、80年左右的制片人、95后很年轻的编剧,这样跨越年龄层的三人构成了《快把我哥带走》的铁三角。在黄星看来,作为承载全剧内容质量把控的三人,这样组合起来堪称奇妙。观众在剧中能够看到传统电视剧应有的东西,这是因为导演有比较成熟的关于戏剧的创作理念,基于导演丰富的话剧、电视剧表演经验,这份理念是比较正统,比较戏剧派的;同时,观众也能在剧中看到一些引人发笑、奇趣的兴趣点,这就要归功于95后的女编剧。在黄星眼中,编剧是一个天马行空,甚至有着某种怪趣味的妹子。作为一部预设受众是年轻人的作品,编剧的天马星空为整部剧的年轻化奠定了基础。当然,70后的导演和95后的编剧,在理念上会出现分歧,制片人黄星要做的,便是在两人间达成平衡,并把自己在创作与制作上的某些观念带到剧中。

得益于这样奇妙的组合,《快把我哥带走》在年轻化的故事叙事手法上也有一套独特的方法论,并且得到了市场的认可。

漫改尴尬癌?《快把我哥带走》冲破次元壁一秒治愈

在《快把我哥带走》中,剧中两位主角时分、时秒,兄妹俩分别16岁与15岁,一个上高二,一个上高一。因此剧中人就是00后,为了更符合人设,剧中尽量用他们的语言,他们的处事行为去笑、去思考、去爱。正是基于这样的原因,00后观众对剧的认可更高。

在黄星看来,年轻人有一个最重要的特点,不管什么时代都一样,虽然语言风格不同,但他们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不好好说话”。

“我们永远会有迭代更新的网络用语,但是其实都来源于不好好说话,什么我造、厉害了我的哥,就是这种,所以我们就不会太让剧中人就只是为了交待台词,交待剧情那样的去说话,而是真的带动了他们的人物性格,还有我们自己喜欢的一些。有时候蛮贱的,有时候又有点冷的那种梗。”

漫改尴尬癌?《快把我哥带走》冲破次元壁一秒治愈

剧中的一段剧情能够很好地解释这点:开心离家出走去时分家玩,开心他妈来找他,时分一开门,开心妈就非常横地说“开心呢?”,时分说“还行啊,偶尔忧伤。”就是这种所谓不好好说话,增强了00后观众的代入感。

数据显示《快哥》00后用户比重相对较大,但在黄星与主创团队眼中,这部剧并不只是为00后看的。只是00后观众对《快把我哥带走》的认知度或者喜爱程度更高一点。在分析了国内比较成功的青春题材校园剧,如《匆匆那年》、《最好的我们》之后,主创团队发现它们大部分比较偏向怀旧的基调,就是说在讲80后、90后的青春往事,然后大家带着回忆滤镜去看当时穿着丑丑的校服做着傻傻的事情。因此,剧中也埋下了一些80、90后能懂的梗。


2. 多次元互动&多玩法观剧

年轻化的故事设计之外,《快把我哥带走》的多元互动玩法也是吸引观众的一大亮点。

漫改尴尬癌?《快把我哥带走》冲破次元壁一秒治愈

首先是二次元与三次元结合,在剧中前几集,出现了大量漫画与现实场景相结合的镜头,最常见的如妹妹暴打哥哥时的过肩摔、锁喉,都是用漫画的形式呈现的。

在黄星看来,之所以用这样独特的方式进行叙事,一方面来自于本剧来源于一个很优秀,人气很高的漫画,在剧集的开头部分大量引入漫画情节,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讨好”原漫粉;另一方面,这是一部面向更广泛用户的网络剧,用漫画而非真人形式去呈现,能够削减一点点暴力的元素,对未成年人起到比较正向的引导作用。事实证明,在剧情中间插一幅漫画的话,大家会觉得很可爱,很搞笑,而不会有特别真实的疼痛、暴力的感觉。

此外,剧中还使用了一些比较新颖的叙事结构。

很多观众表示,被第一集里面的男生视角跟女生视角惊艳到了。实际上,同一事件的一个不同视角的阐述,正是《快把我哥带走》新颖叙事手法的一个表现。这样的手法在剧中出现数次。

典型的如13集,万幸在军训时,喝藿香正气水喝醉时的桥段。在这集的叙事中,剧中采用了三段式手法来讲解这个故事:万幸分别在三个人的后背上醒过来,这三个人在跟他讲述了他在喝醉之间都发生了什么搞笑的事情。

漫改尴尬癌?《快把我哥带走》冲破次元壁一秒治愈

第26集的叙事手法同样有趣。在这一集前1/3的时间里,七八个主角通过视频通话的形式,叙述了一件很复杂的事情。剧中通过整个视频通话的过程,观众得以了解到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这是主创人员在结构上的一些操作手法,在黄星看来,这些手法相比那种低龄观众更喜欢看的比较直接的方式是有区别的,这是他认为的冒险举措。

从原版漫画来看,它从色彩、气质上更偏年轻化。但是在剧组的眼中,他们希望除了00后的观众,80后、90后甚至年龄再更大一点的观众也能喜欢这个戏。所以他们在里面也加了一些从审美上,从调性上来说比较符合成年视角的一些尝试。这种独特的叙事结构正是这种尝试的外在表现。


3. 漫改剧需要怎么做才能更好?

从目前的口碑与评分来看,作为一部漫改剧,《快把我哥带走》可以称得上成功。与之相对的,是漫改剧并不受观众喜爱,大部分获得差评的市场环境。《快把我哥带走》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为后来者提供一些方法论与思路。

纵观此前国内的漫改剧,口碑优秀者寥若晨星。《流星花园》也好,《镇魂街》也罢,这些收获差评的漫改剧,让后来者们认识到从二次元到三次元,实现破壁并非想象中的容易。

据报道,日本某媒体曾对20~30岁男性人员进行了采访,罗列了漫改真人剧的十大罪状,包括:

1、故事设定背景之类被改太多;

2、故事被过分简化;

3、选角跟原作角色不符;

4、声音跟原作角色不符;

5、5毛钱特效;

6、选角太烂(为了话题而被选上的配角们);

7、无法再现原作的发型和色彩;

8、动作场面不够扣人心弦;

9、追加原作没有的角色;

10、 原作中很重要的角色没有登场。

事实上,大部分获得低评分的漫改剧都没有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以《镇魂街》为例。原著中曹焱兵是威武霸气的罗刹街镇魂将,漫改剧中,汪东城饰演的曹焱兵在部分粉丝眼中是一个高大有余威猛不足的花美男。在原著粉眼中,这是选角上的失败,也是不忠于原著的体现。

在《快把我哥带走》中,漫画原著创作了一些非常可爱,个性非常鲜明的人物。剧中还原了漫画中大部分角色的性格,让他们在观众眼中能够与二次元形象进行重叠。

漫改尴尬癌?《快把我哥带走》冲破次元壁一秒治愈

相比文学IP中的人物充满想象空间,漫画已经在粉丝心中树立了清晰直观的形象,因此电视剧的人物造型、性格必须要对漫画形象做最大程度的还原,从二次元到三次元比从文字变成影像难度更大。

在人物造型尽可能还原原著之外,黄星认为“故事还要写,情节还要原创,但是当我们有这些人物的时候,我觉得故事只是舞台。故事总会消散,总会被大家遗忘,我们要做的就是在你脑海中留下剧中那几个人的面孔,这是我们做剧的一个原则。”

正是基于这一原则,《快把我哥带走》中的人物严格遵守着漫画中人物的性格,即使是漫画中不曾出现的情节,粉丝们看到也会觉得似曾相识,也会觉得“这个角色的性格就是会做出这样的事”。

漫改尴尬癌?《快把我哥带走》冲破次元壁一秒治愈

另一个漫改剧难以破壁的原因在于大部分漫改剧总给人一种中二、浮夸、脱离现实的感觉。霸道总裁、中二台词、矫揉造作,这些细节无时无刻不在破坏着观众的观剧体验。

而《快把我哥带走》里,虽然有些情节略显浮夸,但通过漫画化处理好,观众接受度更高。在妹妹打哥哥这种略显夸张的表达之外,更多的是贴近生活气息的剧情。与国内常见的主打恋爱的青春片不同,《快把我哥带走》处处都是生活气息,能够增强代入感的剧情:一起打水、上厕所的同学、被老师点名起立拉扯衣角时的慌张神情。这些点点滴滴的细节,正是《快把我哥带走》充斥着青春气息的表现。

尊于原著,立足现实,敢于尝试与冒险。《快把我哥带走》的成功,或许能为如何做好漫改剧提供一个不错的思路。

分享至: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