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IP变潮玩,难!| 潮玩品牌观察⑥

理解和保护IP的价值,才能让内容IP潮玩的生产更加良性化。

作者/舍儿

毋庸置疑,潮玩正在成为年轻人潮流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收藏欲、依赖感、社交链,不同消费心理均在推动这一千亿级市场的爆发。

伴随用户消费暴涨和资本持续加码、潮玩品牌在近年来频频出圈。时值风口,不断有新品牌自信入局。

值得注意的是,发展至今,潮玩品牌到了重IP(上游)和重渠道(下游)的分界点。或是凭借强ip打造眼球经济,或是借助强渠道提升全面触达,潮玩品牌需要找到进一步破圈的强力抓手。

什么样的IP类型最受消费者喜爱,又该匹配怎样的产品类型?如何强化渠道优势,借助营销和社群尽可能覆盖受众?红海下,这是新老潮玩品牌都需要面临的课题。

鉴于此,娱乐资本论推出了【潮玩品牌观察】系列报道。整个系列报道将针对在上游“IP”和下游“渠道”上具备突出优势的品牌,解析他们的品牌打造经验和生意经,希望从业者能从中获得启发。

小李是一个每年氪金数万元的资深潮玩玩家,他家里专门有一个房间,用来摆放各种类型的潮玩。小李不仅是潮玩玩家,同时也是重度二次元“患者”。无论是《海贼王》、漫威等海外IP的潮玩,还是《阴阳师》《斗罗大陆》等国产的潮玩,他都尽收囊中。

小李发现,近年来国产内容IP的潮玩样式越来越丰富了。比如《阴阳师》“不知火”穿上了一套国潮服饰,手里拿着画扇,非常有韵味。再比如正在众筹的《灵笼》的手办非常硬核,很符合他这类男性玩家的口味。

的确,随着潮玩在中国市场的风靡,大众对潮玩的审美不断提升,IP方和设计方对形象创作的追求也越来越高。近年来,中国潮玩市场出现了大量精美的手办。以内容IP潮玩为首,这类产品因有着一定的市场认知度和粉丝忠实度,因此在“潮玩化”的路上也需要花费更多的精力。

对于已经拥有完整人设和故事线的IP,打造潮玩并非将其二维形象制作成立体玩具这样简单。在这个过程中,IP方、设计方、消费者也会常常“打架”。“如果有人认为内容IP对潮玩的设计来说是一种限制,那他大可以做一个全新的形象IP。如果围绕IP来做,我们作为IP方一定是会有所求的。”有IP向娱乐资本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