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丨《声临其境》已经收官,留下了哪些原创经验?

如何做好一档原创节目?了解一下

当所有人在做单一秀时,她做群像式真人秀,当别人热衷户外竞技时,她又做起了极为垂直且小众的配音。“开始会下意识反思是不是自己做错了,后来你会发现这就是原创。”说这话的是湖南卫视的知名导演、制片人徐晴。

在刚刚收官的《声临其境》中,徐晴和她的团队交出了连续11期同时段收视第一、豆瓣8.3分的好成绩。此前的专访中,她更是直言这是一档被“逼”出来的节目,详情戳我了解。

图为由徐晴和她团队制作的《声临其境》问鼎湖南广电最高奖项—台长嘉奖令

究竟徐晴是如何做到原创和收视两不误?这背后有哪些值得借鉴的思路?在与娱乐资本论(ID:yulezibenlun)长达四个小时的对话中。徐晴道出了这些年做节目的诸多关卡,以及她做综艺的流程和核心是什么?怎样才有可能成为她团队的一员?

1. 只做原创

以导演或制片人名字命名团队,是湖南卫视的特色。大部分人知道徐晴,是因为《一年级》、《声临其境》等节目出自徐晴和她的团队。但鲜少有人关注到,徐晴最开始是湖南电视台晚间新闻制片人,后来去了湖南电视台研发中心担任副主任,主导研发、制作原创节目。

“只做原创”是徐晴当时在研发中心的口号。据介绍,《变形计》、《非常靠谱》、《我是冠军》、《成人礼》均是那段时期的作品。如今再忆起,徐晴仍十分感慨,于她而言,在研发中心的那几年绝对算是实打实的修炼内功的关键。

拉片是基本动作,看各种海外、国内的节目。“但不是一般的看,”徐晴接着说,将一档节目拆解开来剖析,发现其中的模式亮点、解读人在其中的作用等。尽管那档节目不精彩,但或许不经意的某一个片段或者是逻辑就是亮点。“对原创多少都会有所启发。”

在研发《声临其境》期间,国外的一档并不起眼的相亲节目,就带给徐晴很好的启发。节目中,女嘉宾一开始是不露面的,男嘉宾可以通过每个女嘉宾面前的手机,滑动页面了解相关信息。徐晴将这个点很好地带入到了《声临其境》中,屏幕是衔接,真人秀手法记录,也就是最后节目呈现的“经典之声”环节。

此外,在双视窗的基础上,选择上帝视角,现场观众不知情,而观看节目的观众知道。“坚决不做成一档广播节目”,这是徐晴给自己立下的flag。

相比起一档节目的形式,徐晴直言她对于题材的敏感性更强。《朗读者》、《见字如面》、《中国诗词大会》等是她很欣赏的题材。在前两档节目中流露出的是一种“书香气质”。

尤其《朗读者》中翻译家许渊冲老人讲述他与林徽因之间的美好故事时的真情实感,以及当他的学生汇集到舞台依次朗读时的那种桃李满天下、安安静静做学问的美深深触动了徐晴。简单说,这一类题材的节目,值得引发观众情感上的共鸣。

很多时候,题材就隐藏在身边。《声临其境》最开始的灵感,便是如此。一方面源于《书香中国》的一个朗读剧环节《三国演义》,另一方面也得益于当时一个台领导在飞机上看到的一本关于朗读的杂志。足以可见,徐晴对于观察以及题材的敏感度之高。


此外,在徐晴看来,每做一档节目之前,首先要先清楚自己的定位,以及所要传达的核心价值观。“防止具象化到每期节目的时候,跑偏了,那基本就毁了。”

如果说,拉片、定题材、找节目定位属于前期贮备,那么之后逻辑梳理、节目架构、人物则是做一档原创节目的漫漫长路。但与此同时,流程前后又是融汇贯通的。按照徐晴的表述,题材就是和人物捆绑在一起,在确定节目题材的时候,第一跳出的是要请什么样的人?

譬如,当初确定做《声临其境》后,第一想到的便是专业配音演员。同时还要综合考虑节目逻辑、形式等方面。最终,聚焦声音,找了一群台词过硬的实力派演员,但实际上核心还是配音。

接着便是一档节目的逻辑、形式架构过程,“这些都需要我们去推演、去反看,无数次。”徐晴进一步解释到,在节目成形之前,她和她的团队,一般会在会议室,对每一个环节的设计、嘉宾的台词、走位、呈现出来的大致效果会如何等进行预先的演练,反反复复的调试,思考,直到找到一个各方面都最为满意的模式。

原创节目没有模板,需要一点一点的去试、去抠。用徐晴的话来说:“都是试出来的,做就有可能,不做绝对没可能。”

2. “做节目其实就是做人”

“做节目其实就是做人”俨然已成为一个行业共识,但真正践行得好的少之又少。

而嘉宾的选择,绝对算是徐晴做节目的秘诀。

凡是参加徐晴节目的嘉宾,她都要自己面试。先根据节目题材、调性拟出一份名单,然后徐晴会一一和他们聊天,大部分面聊,再不济也要视频聊。对于重点嘉宾,徐晴会安排团队里的其他编导提前飞到嘉宾所在地,观察、了解嘉宾。

当然,“这一定是一个双向选择的事情。”嘉宾自己对于节目的认知、时间、档期等都是考虑的因素。

采访现场,徐晴例举了几个嘉宾的敲定。《一年级》时,与袁姗姗的视频聊天,当时袁姗姗化了淡妆,谈吐间让徐晴觉得这就是一个邻家女孩,而且很清楚自己的优势和短板,率真、不做作,和网上被定义的袁姗姗很不一样;然后是《书香中国》时易烊千玺,干净的书生气,打动了徐晴。

回忆与韩雪的交流,徐晴第一反应是“真的很美!”当时韩雪完全素颜,然后她们一起看了几个韩雪过去配动画片的片段,刚好节目打算做一个“女声”的主题,促成了这件事。后来呈现出的效果,路转粉、重新定义、好评如潮等等,也在徐晴的意料之中。

如今,徐晴和她的团队被外界定义为综艺原创厂牌。究竟徐晴团队的规模如何?对于选人她又有哪些要求?

初期只有8个人,现在30多个。“但一定要有新鲜血液的融入”,说这话时,徐晴脸上多了几分坚定。她最担心团队思维的固化,这是原创节目的大忌,所以在每一次的策划中,她会特别听取90后甚至95后们的声音,“不怕说错,就怕不说。”

在选人方面,徐晴的要求可以说十分独树一帜。学历本科以上时基本,因为在她看来,这样利于有效沟通,其次是实践能力。最后,也是最为重要的就是,文字功底。

问起其中缘由。徐晴表示,一方面,自己是学文出身,另一方面,做节目需要逻辑架构,文字思维和语言组织能力很有必要。她会要求编导自己写台本,梳理前后的逻辑,无形中也算是一种原创能力的培养。

尽管现在大部分节目的后期都会交由专门的后期公司负责制作,但在徐晴的团队中,编导依然是要懂后期剪辑的。大多数时候,她们会先把剪辑的思路和框架圈定,再交由其他合作的公司进行。“很多时候,真的是手把手的带后期公司。”(笑)

徐晴骨子里是个很要强的人,但她觉得每个用心做节目的人都一样。都希望自己的节目能够被认可,被更多人看到,被传递。做《书香中国》时,原本一场普通常规的文化晚会,硬是做成了同时段三网收视第一。

敢于并且擅长做别人没做过的东西,是徐晴的同事们对她的评价。回顾徐晴执导、策划的综艺或其他节目,共通之处显而易见。亲子、教育、配音等折射出来的文化底蕴,同时具备娱乐真人秀精神,最为珍贵之处还是在于原创。

写在最后:如今,依附于泛娱乐化背景下的原创综艺市场,局面依然任重道远。从最早的《非常靠谱》到近几年的《一年级》以及刚刚完结的《声临其境》,徐晴和她的团队主打原创优质综艺十余年。在小娱看来,单是这份坚守,就值得被肯定。

分享至: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