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月完片背后,5000人如何渡过影史上的“金刚川” 丨专访梁静

“《金刚川》不应成为影视公司效仿的案例”

作者/雅莉


“这个项目有它的特殊性,很难复制,不应成为影视公司效仿的案例。”


10月24日,《金刚川》上映第二天,娱乐资本论来到《金刚川》的出品公司七印象传媒,和总制片人梁静聊了聊《金刚川》幕后的故事。此时电影票房已接近2亿元,虽距离此前业内的预测有一定差距,但热度依然很高。


套用《金刚川》里的台词,《金刚川》这部电影能拍成也是一个“神迹”。戏里,志愿军必须赶在凌晨五点之前过河才能赶上金城战役;戏外,全组5000多人也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拍完电影。

“《金刚川》不应成为影视公司效仿的案例”丨专访梁静


虽然这次成了,但梁静很清楚,“神迹”的背后是团队丰富的战争片拍摄经验,是所有人长达三个月的咬牙坚持,很难复制。因台风和洪水袭来被迫停工的十天、泡坏的发电车、漂在河面上的移动厕所、一脚踩下去连雨靴都拔不起来的泥地,还有群里副导演们接连上报的中暑人数……《金刚川》背后,5000人奋力渡过影史上的“金刚川”。


尽管最终的成片并不完美。对于目前电影在口碑上的争议,梁静说,“导演和我们团队都有遗憾,但我们也很坦然。前怕狼后怕虎,很多事情就做不成了。我们不怕有声音,因为没有什么事是必须完美的,很难每个环节都做到滴水不漏,这个时候一定要坚定自己的信念。”


头天开会次日勘景,剧本未动道具先行


接到项目的第二天中午,导演管虎就写了个400字的梗概——以三个视角(大部队士兵、美国空军和炮兵连)讲述一个故事:工兵桥修好后又被炸毁,为了赶在凌晨5点前到达金城,志愿军们用身躯搭起了一座人桥。


看到这个梗概后,梁静一下子就明白了,管虎导演要干什么,要怎么干。一来分三组人拍摄,可以大大节省拍摄时间;二来故事是以小人物视角切入,能引发观众的情绪共鸣。“如果不是因为这个极具制片意识的剧本,我们很难在有限的时间里完成。”

“《金刚川》不应成为影视公司效仿的案例”丨专访梁静

《金刚川》总制片梁静

梗概中午交上去,很快就通过了。当天下午,七印象传媒就召开了制片会议,全公司上下几十号人挤满了一屋子。因为之前拍过一部战争大片,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当时合作过的团队。比如道具、服装、化妆、造型、烟火等等……一番盘算下来,班底总算底组得差不多了。


管虎这边也没闲着。梗概通过后,管虎拉着编剧团队立即开始写剧本,美术团队则在第二天就动身前往丹东勘景。两天后,郭帆、路阳两位导演相继确定,三位导演都赶去了丹东。


起初,导演组准备找三个相似的地方建三座一样的桥分头拍摄,但最终发现很难找到一模一样的景。于是,三位导演调整了拍摄方案——管虎主要负责炮和桥、河岸有关的部分,路阳主要负责树林戏份,郭帆则在北京棚内拍摄空军部分。

“《金刚川》不应成为影视公司效仿的案例”丨专访梁静


为了节省时间,早在开机前,郭帆就扫描了一遍丹东的山川风貌,并做出了动态预览。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郭帆表示,他们用了4天时间,把分镜做了出来,又花了4天时间虚拟拍摄,最终又花了4天时间剪辑。这是他第一次尝试虚拟拍摄,这么做可以提升后期剪辑的精准度,保证他负责的那部分可以如期完成。


梁静也早在剧本完工前,就张罗制片团队去八一厂、峨眉厂等拍过战争片的电影厂调配服装。本以为可以借力,但“整了半天发现合适的并不多,最后还是得自己做。于是,她只能找大量人同时制作服装和道具,人力成本一下子就堆上去了。


“这个时候只能用人力买时间。” 正常剧组可以等剧本出来后,根据需求匹配服装和道具,但《金刚川》剧组等不起。梁静说,“多亏此前我们的制片团队曾拍摄过战争片,大家心里才大致有数,在剧本还没完全出来的时候,就可以估算出需要多少服装、‘枪炮’等。”


因为时间紧任务重,这个项目的制片流程必须靠“倒推”:交给各大影院需要多长时间,DCP(数字电影包)最晚什么时候能制作出来,后期制作要留多长时间,最晚什么时候关机,最快什么时候开机……


戏里,志愿军们在美军彻底炸毁工兵桥后,搭起了一座人桥。戏外,《金刚川》也几乎是以“人桥”的方式完成的。总共有5000多人参与了这部电影,仅现场就有将近3000人。全片600多个特效镜头,则是二十几家特效公司,2600多人合力完成的。

“《金刚川》不应成为影视公司效仿的案例”丨专访梁静


人海战术虽笨拙但有用。整部戏拍下来,梁静签了两千多份文件。直到今天,她还在钉钉上处理和《金刚川》有关的合同。“真的快,一辈子都做不了这么快的。我跟你讲,人的极限都是被挑战出来的。”这是她见到小娱后说的第一句话。


因洪水停工十天,剧组“科研”与酒店排练


今年夏天,经过紧张的筹备,《金刚川》终于在丹东正式开机。


丹东并不是专门的影视拍摄基地,配套设施还不够完善。光是为了安置剧组人员,制片组就找了十几家酒店。从酒店到管虎和路阳的剧组分别都要一个半小时。而这两个组之间又有将近三个小时的车程,这常常让人感到分身乏术。


两个剧组各有各的困难。管虎主要拍摄炮、河面与桥的部分。早在进驻丹东前,丹东市政府就提醒过他们,9月是汛期。果然,进入9月,台风和洪水袭来,把剧组修的桥淹了。开机前,为了方便拍摄,剧组买下了河滩旁一片300多亩的玉米地,并刨出一片空地供剧组停车。但接连上涨的水位把剧组的车都泡了,连移动厕所都漂在河上,场面非常“壮观”。

“《金刚川》不应成为影视公司效仿的案例”丨专访梁静


没办法,制片团队只好驻扎在山上,以随时应对突发状况。洪水过后,那片被刨平的玉米地变成了泥地,人穿着雨鞋走上去,脚一抬鞋就陷进去了。“光是雨鞋和雨衣,我们就买了好几千件。”梁静说。每到这时,制片组就像电影里的工兵连一样,一次次给泥地铺上大木板和木桩。还有拍摄时要用的桥,被洪水冲坏时也要一次一次重修。


洪水最严重的时候,剧组只能停工。邓超和吴京因为还有其他工作,暂时离组。因为天气无常,光两人返程的时间就来回对了无数次。


被困在酒店里的十天,管虎并没有闲着。他一边忙剪辑,一边排练重点戏份。


电影里,管虎执导的高射炮部分和郭帆执导的空军部分交叉很多,需要不断沟通。在给管虎发去的素材里,郭帆有时会附上一句话——感谢管虎导演拔刀相助。


有时,演员们会在酒店排练。大家会按照拍摄现场的布置在酒店简单地布好景——比如把椅子围成一圈摆成炮台,拿一个杆当作高射炮,然后开始演戏。演熟练了后,等到了现场就可以直接拍。这为正式拍摄节省了很多时间。

“《金刚川》不应成为影视公司效仿的案例”丨专访梁静


突如其来的洪水也给路阳组带来了不小的麻烦。因为故事发生的时间是下午到凌晨,所以剧组只能在中午以后出工,经常拍大夜戏。一下雨就很难上山,只能用大拖拉机把器材运上去,再所有人穿着雨靴深一脚浅一脚地走泥路上去,耽误了不少时间。“那个坑足足有这么深。”梁静比划出半米的距离。


拍到最终的“人桥”段落时,洪水还是没过去。眼看桥一直被水淹着,剧组开始商讨其他拍摄方案。一开始,导演组想找室外泳池拍摄,但泳池底部是蓝色的,得铺上黑布。水质也太干净了,总不能注入河水拍摄吧?最终,在接连找了三个泳池,认真讨论过可操作性后,剧组放弃了这个方案。


丹东市内的一片鱼塘拯救了这段戏。剧组买下鱼塘,捞起这里几十公斤的鱼,又搭了一座简易的断桥。实拍时,群众演员都是年轻的小伙子,光着膀子在水里拍了一遍又一遍。得益于之前拍战争片的经验,这次制片组调用之前合作过的群众演员要省事得多,“这里面有河南武校的孩子们,还有之前在我们戏里演过士兵的好几百人,全都回来了,一来就很知道我们要干什么,节省了很多磨合时间。”

“《金刚川》不应成为影视公司效仿的案例”丨专访梁静


短短的拍摄期还没到尾声,拍摄的玉米地就黄了,剧组不得不把后山还绿着的玉米拔过来,重新种到地里完成置景。回想起紧张的拍摄时光,梁静觉得很多地方都还可以做得更好,只不过因为时间紧迫,只能把“完成”放在首位。


复盘《金刚川》得失,今后战争片该怎么拍?


最赶的还是后期。拍摄部分,因为都是成熟导演,基本没问题。但后期却是真的来不及。“片子都还没定剪,怎么制作特效?音乐创作也会受到限制。”梁静说。


目前观众的争议也基本集中在叙事和剪辑层面。有说重复镜头过多的,有说空军视角尬的,还有说部分情节太“神剧”的。对这些质疑,梁静都一一作了解答。


关于重复镜头,网上有种声音是说素材量不够,或者剪辑偷懒。但真实情况却是,导演想让观众更好地理解剧情,“如果没有重复镜头,你都不一定知道是同一时间发生的。”梁静说,另一方面,三个视角的重复镜头是为了铺垫情绪。比如一开始借李九霄之口告诉观众,炮兵要“自杀”,后面两个视角才详细告诉大家,炮兵们具体是怎么做的。

“《金刚川》不应成为影视公司效仿的案例”丨专访梁静


关于空军视角的舆论争议,导演们在开拍前就确立了一点,不管是敌人还是我们,要把每个人都活生生地展现在观众面前,每一个人物真正能被人记住是因为他足够鲜活。


或许,从电影里把美军的段落命名为“对手”而非“敌军”,就可以看出导演们心思了——拍摄此片的目的并不是为了煽动仇恨,而是为了纪念历史,纪念每个参与战争的普通人。战争电影的内核都是反战,希望大家通过残酷战争的历史学会珍惜当下。


至于电影中所谓的“神剧”情节,有些是浪漫主义的呈现,比如结尾“人桥”的部分,有些则是段落性结构以及剪辑节奏造成的误解,如吴京饰演的角色在炮弹打完牺牲之前开“枪”打飞机那一幕,“其实他打的是信号枪,是为了照亮黑夜的天空,让张飞的炮位捕捉和瞄准飞机踪影。” 梁静补充说,关于这个信号枪打上天空的镜头,在美军的段落是有具体表现的,这就是段落性叙述的复杂性。


《金刚川》并不完美。但某种程度上,正是它叙事上的简单才成就了它在短时间内完成拍摄的“神迹”。一河一桥三视角,剧本符合传统戏剧结构的“三一律”:故事发生在同一天,同一个地点,情节服从于一个主题。


这样的故事虽然简单,但却讨巧。剧本层面,选取正面战场背后的小人物,既接地气,又能规避敏感点;拍摄层面,三个组同时拍可以省时间,没有大转场,管虎组和路阳组的场景还可以共用一部分。

“《金刚川》不应成为影视公司效仿的案例”丨专访梁静


管虎导演和张译、吴京


今后,这类时间紧任务重的主旋律电影,或许可以借鉴这样的拍法:选取小切口,在剧本阶段就带着制片意识,如此才能确保电影在拍摄和制作层面不掉链子。


真正进入到拍摄和制作阶段,工业化水平的提升需要经验的积累。管虎有拍摄战争片的经验,郭帆在拍《流浪地球》时学会了如何进行视效管理;路阳擅长把握动作戏的古典美。剧组负责总把控的制片团队,则在此前的战争片操盘经历中锻炼出了“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应变能力。


并不是谁都拥有这样的专业能力。但人们至少可以从《金刚川》中学到一点——当大家有了一个共同的目标,信念自然而然就产生了。所有人都得以大局为重,牺牲个人的小利,就像电影里的志愿军一样。


整个采访过程中,梁静不时流露出对团队的赞许。戏里有句台词,“我们是来打仗的,不是来修桥的”,每次剧组的桥被台风刮坏,她都觉得制片组变成了工兵连。电影开场时,有一个上百名士兵从丛林里冒出来的镜头,这个镜头中暑了70多个人。这让她想起了七十多年前这场战争,那时参加战役的孩子就和现在这些演员们差不多大,很多都才十七八岁,都是爹娘生的,却要奔赴战场。


“那一年,俺们都才十七八岁,唯一想的事,就是通过那座桥。”在一位战争亲历者的独白中,《金刚川》的故事徐徐展开。在戏外,全剧组5000多人,也终于顺利通过了“那座桥”。

分享至: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