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尔沃为什么成了吉利的包袱?

李书福不爱车,沃尔沃该退股就退吧

作者|邢书博

4月19号长城汽车创始人魏建军,以60岁高龄在自家徐水试验场飙到了240km/h.其实在老魏19岁的时候,梦想是当赛车手,年轻时就开着苏联进口拉达,在保定当飙车党。

喜欢车的老板知道怎么造好车。相比而言,曾经喊出“汽车就是轮子加沙发”的吉利老板李书福,从来就没有公开表达过自己喜欢车。吉利汽车不过是他无数业务中的一项投资。

早期国产车质量差,空有性价比没有质价比:价格虽然便宜但质量可靠性一言难尽。比如早期比亚迪F3容易烂底盘,“奇瑞奇瑞修车排队”成了烂梗,长城油耗大,吉利爱漏油小毛病多。

之后比亚迪通过学习丰田精益生产提升质量,奇瑞和长城靠自主研发三大件解决问题。唯独吉利,选择了投资收购,走引进吸收路线

此后吉利推出了使用沃尔沃架构的领克01、吉利星越、极星2等众多明星车型,特别是领克车队在TCR世界巡回赛中五年六冠的壮举,成功奠定了吉利如今的江湖地位。

但此一时彼一时,十年前的小甜甜,现在成了牛夫人。沃尔沃现在成了吉利的包袱。4月21日,吉利减持沃尔沃集团(Volvo AB),涉及金额约100亿港元。吉利公告也简明扼要:减持套现交易涉及偿还债券。

此前吉利多次减持沃尔沃汽车,自2021年沃尔沃汽车在瑞典上市以来,吉利控股从100%控股沃尔沃汽车到减持至78.7%股权,仅用了三年。

沃尔沃有个车主组织,叫沃尔沃生命奇迹俱乐部,最早成立于美国,俱乐部成员均为在重大交通事故中,因沃尔沃汽车的保护而幸免于难的消费者。

CNN报道,截止2020年沃尔沃车主零死亡率。但之后,美国公路安全保险协会IIHS的一份报告显示,沃尔沃主力车型XC60(2014-2017款)在列入统计的同级豪华SUV中的驾驶人死亡率最高,甚至高于本田和丰田的SUV。

此举让沃尔沃在北美的安全神话破灭。而在中国,沃尔沃销量也逐渐低迷。

销量低迷只是表象,吉利减持沃尔沃至少有三方面原因。

  • “沃尔沃质价比太低”

“我是领克01首批车主。当年就是冲着吉利和沃尔沃买的。买回来就发现中控台不平整,车身还生锈。咱想着到底比沃尔沃车价便宜一半,有点小毛病正常。”小王是一名领克01老车主,到现在已经开了五年了。他向作者介绍说,刚开始这车感觉还不错,有沃尔沃的底盘质感,很运动。但是从第三年开始,车机卡顿、发动机故障频出,几乎每个月都要去修,一直修不好。最不能忍的是领克的自动启停功能,没办法自动关闭,每次上车都得自动关闭一次,“好烦”。

小王反映的装配问题车机问题等不只是领克有,在吉利和沃尔沃合作的车型中普遍存在。沃尔沃品牌自身,也没能逃脱质量魔咒,就像狗皮膏药一样阴魂不散。

10年前,各大车企都在打性价比营销,简单理解就是同等价位谁的速度更快配置更多。而吉利依靠沃尔沃独辟蹊径,打造质价比营销,同等价位安全性、可靠性更好,质量更稳定。但现在沃尔沃却遭遇质量可靠性危机,质价比变低。

美国汽车质量调查机构J.D.Power发布的2023年的新车质量调查结果显示,沃尔沃质量排名垫底。

国内来看,车质网的真实用户投诉信息显示,多位沃尔沃车主投诉车辆车门、引擎盖和发动机舱等多个位置存在漆面质量问题,甚至部分车型还存在车身镀铬件氧化严重、密封条开裂等质量问题。

“沃尔沃质价比太低。”一位2023款xc60车主对作者说。“沃尔沃现在的问题都是以价换量带来的。我是去年提的车,当时4S店最高有10万块的优惠。性价比很高。扭矩350,功率184千瓦(250匹马力),同价位它的性能非常好。但提车之后小毛病不断,启停电池2年内必坏,漆面起泡,方向盘老响,还跑偏。空调蒸发箱漏液。虽然价格低了,但沃尔沃好歹也是个豪华品牌,品质实在不敢恭维。感觉就是为了把价格打下来,偷工减料了。”

  • 吉利不想给沃尔沃输血了

极星中国区CEO冯旦曾坦言:“虽然极星汽车在中国已经落地五年,但在中国市场我们既没有质量也没有品牌,这是我们走过的一些弯路,也是我们交的一些学费。”

最终在今年2月,浙江吉利控股集团发布公告称,沃尔沃将停止向极星汽车提供资金。

“沃尔沃要是还像以前一样叫富豪汽车,兴许土豪们还愿意买,现在这样肯定不行。”百度工程师海东分析称,吉利收购沃尔沃两大资产,品牌和汽车研发平台。极星卖不动,说明消费者不认这个牌子。就和当年本田的高端品牌讴歌在国内暴死一样。高端子品牌不行,让母品牌高端化受阻,反而更会拖累母品牌的销量,得不偿失,不如快刀斩乱麻。

“沃尔沃的SPA平台毕竟是10年前的技术架构了,在当时确实先进,比如碰撞中丢轮保命这个功能。后来和吉利合作了CMA平台,现在丢轮保命功能在吉利旗下很多车上也都有了。最主要的问题是SPA架构当时是给大型SUV开发的架构,但吉利旗下最多的是小型SUV和轿车,不升级架构很难适应国内的市场环境。大型SUV在国内才卖几辆?国内是小型SUV和轿车的天下。”海东表示。

数据显示,截止2017年,为了完成从沃尔沃SPA架构到CMA架构的升级,吉利花费120亿元,地主家也没有余粮,以至于吉利在开发纯电平台浩瀚平台时,虽然宣传是基于和沃尔沃合作的,但在软件和智能化方面,可以说是全面自主,深度自研。

可以看到,吉利对沃尔沃的品牌和技术平台,经过十年的消化吸收,基本已经完成了李代桃僵,吉利成了国产车中安全的代名词。几天前,听闻周鸿祎要卖掉奔驰换国产新能源,极氪直接把一台极氪009开到了360总部楼下,还专门向周鸿祎介绍了这款车的双A柱设计。而这个设计,和沃尔沃EM90如出一辙。

目前沃尔沃销量低迷,对吉利来说就是从造血到输血,这是吉利减持的根本原因。

  • 一直换壳一直爽

沃尔沃传统的发动机底盘变速箱技术不再是优势。吉利未来将依托自主的纯电混动平台打天下。

2023年,沃尔沃召回了包括V60、V90CC、XC90在内的多款车型,共计4103辆,且为2023年款的新车。召回原因是制动控制模块软件与硬件兼容不稳定等问题。

软件硬件不兼容,这暴露了沃尔沃软件层面的短板,靠发动机底盘变速箱等硬件技术优势难以弥补。而在软件和智能化层面,国产厂商是强项。

2022年,吉利为了打造车联网生态,收购了魅族。2023年,领克08就换装了魅族车机。而在今年,极星汽车发布了Polestar phone,基于魅族高端手机魅族21打造。

李书福提到,“吉利现在重点的汽车业务,可以与手机业务形成比较好的协同,比如在软件层面,吉利认为这两者可以相互赋能。”

软件层面沃尔沃没有能力为吉利输血,而在电动和插混方面,吉利对沃尔沃来说是救星。

2023年沃尔沃公布的销量数据显示。2023年其在中国共销售新车17万辆,占全球销量的约四分之一,同比增长5%,其中新能源车销量同比增长26%。

沃尔沃同时表示,2024年是沃尔沃电气化转型的关键之年,目标在2030年成为纯电豪华车企。

以沃尔沃纯电EM90为例,基本可以看做换壳极氪009,外观内饰如出一辙,智能驾驶方案硬件规格相差无几,甚至连屏幕都是一个规格。最大的区别是沃尔沃EM90的动力输出比极氪009低一半,但价格却要贵23万。

不仅吉利沃尔沃换壳,最近长安马自达北京车展将上市,同样换壳自长安自主的长安深蓝SL03,全新的电动宝马MINI换壳自长城欧拉好猫。

国产电动车在供应链、智能化、动力电池、电机电控等方面持续领先,合资和外资品牌通过换壳换标联合设计等方式,杀入电动车市场,实属无奈之举。但换壳版比原版卖的还贵,让消费者很难抉择:选牌子面子的合资还是选低调实用的国产自主,是个问题,毕竟他们三电系统都一样。

对吉利来说,沃尔沃这个包袱,在电动化趋势下,仅靠拿极氪给沃尔沃换标卖车,消费者显然不会买账。毕竟沃尔沃是个二线豪华品牌,品牌溢价本身就不高,电动化赛道中也没有三电和智能优势,很难打动年轻一代追求个性和性能的消费者。

自主车企中,吉利可能是最像通用福特这些美国车企的国内公司了。

通用历史上先后收购了别克、凯迪拉克、雪佛兰、奥克兰汽车,而美国福特收购了马自达和沃尔沃。

收购期间,福特吸收了马自达的发动机技术,沃尔沃的底盘调教技术,开发了C1平台和CD3平台,推出了沃尔沃S40、马自达3、福特蒙迪欧等多款车型,基本可以理解为同一车型换壳换标在卖。

另一个案例是人民的五菱。但大家不知道是,很长一段时间五菱宏光和通用别克凯越使用同一款L2B发动机。甚至五菱在东南亚南美等地区,通用将其换成了雪佛兰的车标在卖。

之后,福特把马自达卖给了丰田,把沃尔沃卖给了吉利。当时有评论认为,通用除了卖车,还是个投资公司。通用不仅通过卖车赚钱,还通过倒卖汽车公司股权获取投资收益。

而在国内,当得起车圈投资大鳄的要算吉利了。

与外界看到的不同,真实的吉利汽车旗下吉利、领克、几何、银河等品牌,并不拥有商标权,也没有造车资质。他们的商标和造车资质是由关联公司授权给这几家品牌使用的。

比如极氪大股东是上海华普国润汽车有限公司。上海普华大股东是Value Century,Value Century又是吉利汽车的子公司。而吉利汽车的生产资质和品牌,是吉利控股授权的。层层套娃,比清宫戏还复杂。

吉利控股本身只是一个投融资机构,不参与汽车生产经营。这带来的好处是更方便的投融资,不会被汽车业务所牵扯,这也是当年吉利蛇吞象收购沃尔沃、入股戴姆勒的优势所在。但缺点是让吉利汽车失去整车生产资质,成为一个汽车零部件整合商。吉利汽车旗下的领克、极氪也是这个模式,母公司掌握资质、品牌,子公司只负责生产销售和产业链整合。

“版图大、品牌多、涉足广、分布散”。媒体人昭暄载文称,吉利模式让金融资本异化于产业资本,导致吉利控股资产规模扩大,超过6400亿元。但投资版图错综复杂,带来的结果是财务平衡打破,资金逐渐吃紧。

“吉利短/长期借款+应付债券的绝对规模已经来到了近1500亿元,近年来的营业利润和净利润在减少,这意味着吉利控股要继续且长期维持流动性紧平衡的难度会比较大。”昭暄称。

金融资本对回报率的要求远高于汽车产业资本。汽车产业利润率普遍在5%左右,金融资本要求更高的回报率,但也带来更大风险。

最典型的案例,是曾经千亿市值的乐视生态,因为招商银行一笔不大不小的融资贷款逾期,导致乐视帝国轰然倒地。通用公司在2009年,也是因为负债规模失控,只能申请破产。

吉利控股远没有到负债失控的程度,主要依赖于旗下汽车销量增长。但过去依赖投资收购摊大饼的经验主义,是该到了要变革的时刻了。从这个立足点来看,吉利减持沃尔沃,回笼资金发展自主品牌,就是吉利转变发展方向的非常好的开始,也是其逐步从金融资本变为产业资本的必要步骤。

电动时代,性价比的重要性高于质价比。吉利营销立足点要改变。

从产品营销的角度来看,一般在市场发展期考虑性价比。在成熟期才考虑质价比。比如国产智能手机发展初期,小米魅族甚至华为早期的运营商合约机也很少超过2000元。而现在他们纷纷推出了5000价位的高端手机,提升品质。

油车时代发展了100多年,市场成熟期同等价格宣传品质是对的。当时比亚迪还在生产39800的比亚迪F3,性价比爆表。而同级别的丰田卡罗拉能卖到10万加,销量却更好。究其原因就在于卡罗拉品质更好,更耐用,质价比更高。消费者虽然多花了购车款,但后期维修保养少操心,等于变相省钱。

但电车领域,目前仅有30%电车渗透率。汽车保有量更是惨不忍睹。2023年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4.35亿辆,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仅为2041万辆,占比仅5.5%。这说明电车市场还在发展期,新能源汽车企业首先要做的是把电动车蛋糕做大,而不是做精。

吉利过去在质价比模式下尝到了甜头。而现在,吉利需要转变思路。毕竟质价比营销吉利是老师,但性价比吉利是学生。事实上吉利确实在这么做了。从沃尔沃打骨折价,到吉利旗下领克、极氪、极越、银河密集发布新车狙击小米su7,六大门派围攻光明顶,性价比大战一触即发。只是如果能在价格、性能之外,兼顾一下质量,或许吉利的车会卖的更好。

极氪小米展台对垒 图片来源小红书

最后来看,有个细节需要大家注意。上周极越事件中,网友大都在分析极越和百度的关系。但是对于极越真正的生产者吉利汽车,却鲜有人评论。这次事件至少说明了吉利,没有蹭到这次极越的流量,好像不是亲生的一样。

作为中国第四大车企,吉利要学会用制造业思维来打造自主可控全资产品线。靠收购得来的品牌溢价,终归是走捷径。本质上还是旗下自主品牌如极氪领克的市场表现已经优于收购品牌,今年又是价格战大年,不能再靠北欧神话讲故事了。

今年2月,面对比亚迪打出的价格战,吉利仍然超越了比亚迪的销量,成为国产销量一哥。3月虽有所回落,但还在第一梯队。而在四月一开始,吉利就宣布综合补贴最高4.5万。

看来把价格打下来比宣传沃尔沃的安全带更简单粗暴且有效。今年车市营销的答案已经公布,看吉利接下来怎么接招了。


分享至: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