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丨马东:因为互联网的崛起,娱乐会成为这个时代的本质

我们夸他是个很潮的90后,他咧嘴一笑,“看来自己装得还挺像”。

1451268052-798035.jpg

小娱第一次专访马东的时候,他穿着一件黑T,上面印着简洁的趣味图案,那时还未召开后来横扫圈内的米未发布会,但马东通过微信指挥着大家安排各项工作,十足的的“议长范”。

我们夸他是个很潮的90后,他咧嘴一笑,“看来自己装得还挺像”。

马东素来凭高智商和家学渊源行走江湖,但央视的经历更让他习惯于隐形在大系统下。但自从他用90后的班底和创意成就了《奇葩说》后,逐渐凭借“眼袋”和“花式广告”逆袭成为“男神”,还因为频繁跳槽成为“创业青年中的网红”。

之后,小娱又在米未的创立发布会上见到了这位“网红”,相声圈、脱口秀圈的明星的捧场自不消说,创新工场。娱乐工场也纷纷贡献了各自的“最大的人民币投资项目”,爱奇艺龚宇等外界误以为有点尴尬的前同事也欣然入席。

只是,“高大上式”的发布会哪里会困住这位“绝不装逼”的主,一会儿邪而不淫地调戏几句柳岩,一会儿急吼吼的要求大家随份子,又由着大家调侃央视、爱奇艺等前单位,一场热热闹闹的堂会感呼之欲出。

话说回来,一次专访,一次发布会,估值多少?下一个项目如何?马晓康是否重聚?郭德纲贾玲等好友是否加盟?这些仍是三不知的状态,甚至小娱还打听到估值一事就是马东特意交代隐瞒的。但偏偏大家都各自带着满足和兴奋离去,不得不说,这也是马东的智商所在。

明明是一位坐拥话语权的中年霸气CEO,却偏偏要出来说段子,还游刃有余的在投资圈、相声圈。明星圈、视频圈混的风生水起,90后小鲜肉也喜欢得不行,从这里看,马东真是位大奇葩。

1.段子手下的马东:互联网才让我们进入娱乐时代

55fa841104af2.jpg

小娱:你割眼袋这个事情怎么变成了一个梗?

马东:当时牟頔(《奇葩说》的总导演)发现我割了,就问我能不能变成一个梗。那就拿去吧,世界上很多事情都是梗。

小娱:你和高晓松谁颜值更好?

马东:高晓松是一个没有侧脸的人,他每一个侧脸都是大脸,所以别比了吧。

小娱:除了mm马,你平时会被取绰号吗?

马东:公司的90后私下叫我“老头”,还以为我不知道。切,其实我什么都知道,他们看到我一60后这么新潮,内心不平衡,算是一种嫉妒,哈哈。

小娱:你怎么看娱乐综艺节目的未来?

马东:娱乐就是本质,你看过《娱乐至死》吗?其实我们互联网的崛起,才让我们刚刚进入了里面说的那个“娱乐时代”,之前央视的《新闻联播》、各种纪录片其实都是文本时代。因为之前是有筛选的,只有互联网才能让中国进入《娱乐至死》里说的“电视时代”,因为它打破了信息来源的垄断,打破了知识阶层的垄断。

小娱:恩?

马东:但到了到现在,我们的新一代年轻人,和我们成长的环境不一样,他们不因文字和意义作为自己记忆的中心,他们因画面的美与不美,冲击力强不强,那种直接的感受作为他们阅读的基础。

2.主持人马东:“马东不在了,央视还有谁?”

年轻的时候,马东去澳大利亚读书当了IT男,一次偶然看到胡瓜主持的脱口秀,“啪”地一下就被吸走了,立马归国偷偷学艺。

说是偷偷学艺,主要是因为马季先生下了死命令,不让马东学进入曲艺圈。

但天生就在这个圈子文化下成长的马东,怎么可能不被浸染呢?甚至,娱乐圈在马东看来早已化为无形,“你说我在这个圈子里面吗?我人在其中我也没有觉得;我不在吗?但我又是这个娱乐工业的一部分。”

年近30,才跨行进入电视圈,然后就进入央视主持《文化访谈录》,一档主旋律访谈节目,一次采访郭敬明的时候,他公开表示了质疑,他说你一个南方人,怎么会那么多老北京胡同话儿。郭敬明不小心掉进了他挖的坑,说确实看过庄羽的《圈里圈外》。

不过,那个很央视范儿的谈话节目并未太多释放马东的潜能,马东的表现就是善解人意知心哥哥那种,除了郭敬明等偶尔能激发了他的好强以外,并看不出张扬来。

如今,郭敬明以商人和导演的姿态活跃在圈子里,而马东仿佛彻底摆脱了平台的束缚,在爱奇艺和《奇葩说》彻底解放了逗比的基因和天性。

当然,对于马东而言,之前的经历也成为了他们共同调侃的一个点。马东多年老友徐小平一脸坏笑的说:“马东不在了,央视还有谁?”贾玲也学着帮腔:“那个时候觉得他从央视离开了,这是一个太大胆的一个决定了,然后我也跟着走了。”

然后又轮到了爱奇艺,郭德纲笑嘻嘻的刺着马东:“你当年到爱奇艺之后,说兄弟我们有事一起合作,结果900多天过去了,都走了还没合作”。弄得马东只好讪讪的说“其实所有的行业,离职的事情正在每一分每一秒发生。”

看下来,整个马东的朋友圈都围拢了这帮贱友们,可以用互相诋毁来表达的交情才是真交情,那种互相贴金说“代表亚洲的先生”、“我的朋友奥巴马”什么的,和马东东们相比弱爆了。

3.广告狗马东:越讨厌的越有价值

2015071709093877026.jpg

回望过去,mm马在节目中深情告白过,“我曾供职于两个伟大的单位,央视和爱奇艺。这两个如此伟大的单位,它们的共同点有什么呢?我觉得有三点。第一是,他们经常给员工提供一种喝了就能愉快聊天的XX咖啡;第二点,他们可以无限量地满足你,一吃就变逗比的MM豆,第三点是这两个伟大的单位门口,都停着非常多的狂拽酷炫X炸天的XXX车”

没错,最烦广告的观众,就这样被马东的广告生生洗脑了,更没有人道的是,用户和金主都是心甘情愿、美滋滋地笑纳了。

这个点子怎么来的呢?马东告诉小娱说,“说实话花式广告是被逼的,第一季有七个客户进来,时间不够最好硬上;第二季大家都认可了,我们反而只为五个客户提供服务,因为太多了招人烦。不过广告越招人烦越贵。”

于是,他预制了一个前提,观众知道他要做广告了,是情理之中。但他没记住广告词,一不小心就把广告做成了内容,就是意料之外。这样的惊喜会不会越变越弱呢?马东说他也不知道,“反正现在看还OK”。他并不焦虑,活在当下才是他的态度。

跳出广告,以《奇葩说》的突破举例,第一季是纯意外之喜,慢慢铲平了它的瑕疵后,谁也没想到能达到今天的成绩。

很多人确定,《奇葩说》第二季的接近尾声,最大限度夯实了爱奇艺昔日首席内容官,如今自立门户的“马东东”自制的谐星品牌。

于是,他终于以创业者的姿态圆润转身。

4.创业狗马东:离开爱奇艺,因为想纯做内容

他身边的人都喜欢他,得益于他的才华和情商。眼看着离职丝毫没和爱奇艺撕,龚宇还特别想和他继续合作。创业的事情,创新工场、娱乐工场两家大VC少见的一起投资,众多广告商等着马东做什么项目就投什么项目,真是水到渠成。

作为创业新秀起点要不要太高?他本可以拼爹,但他说自己在拼命,“创业这个词,这个词很热,其实跟革命这个词其实差不多,它需要三种元素。身边有人,兜里有钱,脑子里有主张,我恰好都满足。”毫无疑问,这三项他都占光了。最重要的是主张,他主张做内容的人心中有六个字,不牛逼,无凝思。

只是为什么要离开爱奇艺?他说心有不舍,但在爱奇艺他做的更多的是管理和决策,但他觉得自己是个做内容的。他创业后可以换一种活法,专心做内容,部分做管理。

《爱奇艺》满足了他的表达欲,创业则能激发他更大的好奇心。说到这股原始的好奇力量的时候,他搓了搓脸,不禁让人想起他开场说自己的眼袋就是被在爱奇艺熬夜熬出来的。如今,割掉了,他显得更年轻朝气。

他的经验告诉她,做“尖子公司”比做“大”重要得多。因为用户是跟着内容走,不会跟着平台走,他的米未传媒是以内容为主导的,把准了娱乐时代的脉搏。

用李开复的话说,内容为王真的发生了。互联网领域的制播分离,要让像马东这样优秀的人专注做他们该做的事情。

电台到电视台,再到互联网,马东亲身经历并见证着整个中国的传播环境因技术进步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他说自己只是站在门口而已,后面的想象空间非常巨大。但整个市场是靠内容支撑的,他要做优质内容的提供商。

不过在接受娱乐资本论专访时,马东也直接表示:“《奇葩说》这个IP是爱奇艺的,它接下来是我们一起联合制作。”

5.议长男神马东:高晓松回归后,我要明着弄他

55fa23fc59615.jpg

跟马东聊天,他有时会叫你“亲爱的”,感觉他平常也一定是这样叫公司的90后小女生。

当小娱问起牟頔是不是想拿马东除“眼袋”之外的特色当梗时,把马东逗乐了,他说有,但被自己无情地拒绝了。问起蔡康永或高晓松的梗想不想用?马东“咳”了一声,我弄他们干嘛,要弄就得明着弄。马东歪着头反问小娱:“你觉得,我明着弄高晓松还不够多吗?”

他要弄的高晓松,第三季将要回归。有一种45度角侧颜自拍叫高晓松,有一种白衣翩翩的校园情怀也叫高晓松,马东形容说他是一个超级会说话的搭档,是马东内心最想挑战的辩手之一。但分析过高晓松辩论风格后,他半开玩笑地说,自己应该只能在颜值上超过他了。

其实因为金星把高晓松替下后,不少老粉丝都会怀念高晓松,甚至批评金星不够有逻辑。而以“毒舌“著称的金星,也谦虚地说自己更适合听人听话。对此,马东是这么评价金星,“观众在所有视频节目上看到的金星,都远远没有展示出她本人的丰富。她是个实在太丰富的人,你无法用几个词形容她。我去过金星家,非常羡慕金星竟然把工作和生活切割得如此清晰明了。”

至于一直以来的奇葩男神蔡康永,面对马东时也谦虚起来:“在我看起来,马东是唯一不可离开的人,只要马东在《奇葩说》就没有问题。马东他一个人到时候就一个人兼任议长、兼议员、兼主席,兼辩手,兼两边辩论。”

说起整个奇葩团的这个班子,马东说自己是一个有幽默感的人,能心领神会别人跑过来的幽默。所以他和蔡康永、金星、高晓松的默契,已经形成了天然的感觉。一个眼神,就能接住对方的包袱。

至于奇葩说,马东认为真实是《奇葩说》的核心的价值观,“今天的90后,95后,00后对娱乐的重视程度会更高,每个人在年轻的时候,尤其在蓬勃的时代,对真实的要求会更高,那么像《奇葩说》这样的节目,不过是迎合了这种社会背景。但是其实这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我们是否能够和他们产生共鸣、共振,能不能进入他们的语态,进入他们的语态的同时,会不会生产他们没有想到的东西。”

新公司刚对外宣布成立,这是马东最忙的时间段。他需要接受很多采访,讲述很多重复的话,采访结束时,他礼貌地跟记者告别,然后擦拭着心爱的墨镜,神清气爽地奔赴下一个目的地。

分享至: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