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亿的《熊出没》,200万的《大世界》,彩条屋要做哪种动画电影?丨专访彩条屋CEO易巧

如果要支持这样的小众作品,就是要用长远的眼光来看。

5945000368b7878ad07e

金马奖最佳动画长片《大世界》上映第7天,票房看起来要定格在不足三百万了。认可的人惋惜,不认可的说它粗糙。

作为出品方之一的彩条屋却表示不care票房。“昆汀也好,李安也好,今敏也好,新海城也好,不是一天出来的,不是靠一部作品出来的,我觉得如果要支持这样的小众作品,就是要用长远的眼光来看。”彩条屋CEO易巧如此表示。

彩条屋支持小众作品的底气在哪里? 毕竟回顾2017年,无论是原创的《大护法》还是引进片《烟花》,票房都未能过亿。

“我们一直是盈利的。”易巧笑着说。

易巧把彩条屋的动画电影分为两类。一类是《大圣归来》、《大鱼海棠》、《你的名字》这一类的作品,“必须要赚钱,只是赚钱多少的问题。”至于《大护法》、《大世界》,这些作品是有亏有赚的可能性,但即便亏也要去尝试。“我们把这两件事情分得很开。”

那么,复盘2017年,2018年,这家动画电影的领头公司,会顺利拥抱商业和文艺吗?

1.“做文艺片有时候运气是很重要的”

“我们把这两件事情分得很开。”这句话听起来,这是要把商业的归商业,文艺的归文艺。但其中界限,并不好把握。

以去年的《烟花》为例,在日本本土的票房和口碑都扑街,彩条屋宣布引进后,走了和《你的名字》一样的宣发模式,也未能创造《你的名字》的票房。

如果说国内的铩羽和在日票房的好坏有关,但2017年9月上映的《声之形》,在日本备受好评,国内由中影引进后,票房和口碑同样未能如意。

2017年7月上映的《大护法》,上映前易巧曾表示,2017年的动画电影市场整体偏冷,大护法如果能取得1-2亿的收入,就足以媲美2016年《大鱼海棠》的成绩,最终该片票房收入超过8000万,不过彩条屋依然获得了千万级别的收益。

至于《大世界》,在上映前,彩条屋就做好了可能亏损的准备。对于现在的结局,他表示不是不能接受,不过,很快他又补充,“如果算上海外收益和新媒体版权,亏损也不会是特别大。”

同样贴了“成人动画”的标签,为什么《大护法》能盈利,而《大世界》却失败了?

易巧本人显然非常赞赏《大护法》和《大世界》,“这种片如果我们不去支持,我自己会内疚。”另一方面,他又坦诚,《大世界》“根本不是一个正常的商业片。”强行去找它的商业点,是自欺欺人。

之所以《大护法》能盈利,可能和影片内容以及宣传周期的长短有关。易巧表示,《大护法》虽然小众,但还有商业属性,商业气质。话题度和刺激度,观赏度要强于《大世界》,宣发周期接近半年,最终拿到了14%的排片,前期积累的粉丝多,上映后的二次传播的效果比较好。

至于《大世界》,定档时间有两个选择,一个是三四月份,一个是一月份。彩条屋最终选择了一月份,希望能离金马奖近些。

无论是出品方,还是影院都将其定位在了彻底的“文艺片”,彩条屋想做精准宣传,“我不觉得画风、故事能够打动到普通人,这个是极其难的事情。” 易巧如是说。但留给他们宣传时间只有一个月,物料的制作非常赶。

上映首日,《大世界》的排片在2.4%。已经好过许多文艺片了。但随着场均人次和口碑的下降,排片也下得很快。

事实上《大护法》的盈利,也很惊险。

易巧回忆了《大护法》的放映过程:周四上映,周五票房比周四还要低,周六因为口碑的扩散有所抬头,周日票房达到最高。“周五的时候尤其难受,按理来说周五应该是一个票房高的一个增长点,但是没有。”

“做文艺片,运气是很重要的,真的要有很强的心脏,前期营销阵势再大,对观众和影院的刺激都有限。” 易巧列举了《二十二》、《冈仁波齐》、《嘉年华》、《老兽》等一堆优秀作品,票房能逆袭的,或者口碑爆棚,或者正好赶上了一些社会事件。

“《大世界》吃亏在导演对情感的表达非常克制。他没有错,但这样确实会有传播的问题,对观影人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抓住本土观众,不要去想海外”

从彩条屋至今的尝试来看,它并未把自己定位在某一种动画电影类型里。尝试带来了风险,“一个坑只有踩过你才知道是坑,比如说影游联动,这个是我现在会极其慎重的。”

一定程度上,“合家欢”也是一个坑。2016年彩条屋出品了《果宝特攻之水果大逃亡》,其制作方是2014年被光线传媒以2.08亿收购并控股的蓝弧文化,但《果宝》不佳的市场表现让光线最终选择了放弃蓝弧文化,以2.44亿的价格转卖了全部股权。

2018年和华强方特合作《熊出没》,可以看出彩条屋并未放弃“合家欢”类型。事实上,《熊出没》正谋求从低幼向变得更适合大人观看。

“彩条屋在成人动画这一块有不错的积累。方特毫无疑问是在低幼动画领域做得最好。”易巧称,这种互补的合作,方特能提高成年人对《熊出没》的好感度,彩条屋则能积累关于家长和小朋友积经验,有利于其正在筹备合家欢的动画品牌。

虽然单部动画电影有亏有盈,2016年彩条屋的盈利依然上亿,2017年的盈利则在数千万。考虑到《熊出没》系列电影连续3年票房过亿(2017年的票房收入5.2亿),由此看来,就《熊出没》一部,就足以让彩条屋2018年的收益“稳”了。

但易巧表示,“我们既然进了这个领域,就不能是保守心态,我希望我们是先锋者。”

在《寻梦环游记》收割了12亿票房,进口动画电影占据了国产动画电影收入的7成的2017年,一定程度上,《大护法》、《大世界》代表了易巧心中,国产动画电影突围的可能性。

这种突围并不来自票房,而来自于作品本身:二维的画风,本土故事的隐喻或写实表达。

“以前二维在国内是判死刑的,但现在我们一半作品都是用二维来制作,水墨的,二维化的三维、三渲二的方式我们都在尝试。”易巧希望能培养本土观众的观影风格,“纯美式的三维和纯日式的二维,我们是竞争不过的。”

无论是内容和形式,尽可能地扎根本土,做中国题材,中国化表达,这是易巧心中的国产动画电影的突围之路。“抓住中国观众,不要想去海外。凭什么国外人要看你的动画?”易巧反问。“做好自己,有更多的10亿级别,20亿级别的作品,国外人肯定会对你感兴趣,这是重点。”

不过,如《大护法》和《大世界》的这样作品,要求它们获得很高的商业票房是不现实的。易巧希望刘健和不思凡能维持个人的创作风格,不被商业困扰。 通过持续的创作,形成个人的品牌。

“从长远来说,我们去支持这不思凡和刘健这样的导演,如果他们能成为中国的今敏,押井守,扭转大家对中国动画的印象,给中国动画多一些可能性,以后我们在做动画的时候可能更容易一些,这就算是给中国动画市场和给彩条屋的一个长期投资。”

3.“中国动画要在短时间内崛起,应该从自上而下”

易巧给了彩条屋一个5年计划,2015-2020年是第一阶段。“摸清楚自己的定位,摸清楚自己的商业模式,有一些成功的爆款,有一些失败的案例,相对打通自己的产业链。”而第二阶段,“衍生品和线下肯定会在营收中比重上升。”

易巧把这第一阶段定义为积攒品牌的阶段,“积攒5到10个品牌,第二阶段再统一推出周边产品。”

在低幼市场,《熊出没》通过系列化已经形成了品牌,而无论是《大圣归来》,还是《大鱼海棠》、《大护法》,第二部都还在筹备中。对于许多作品的盈利,彩条屋有一个更长远的规划。

据易巧透露,目前彩条屋投资的动画相关公司已近20家,大部分集中在前期投资。相比迪士尼的收购模式,彩条屋更喜欢以占股30—40%的比例,成为参投动画公司的战略合作伙伴。这种模式,易巧认为更像管家,是一种“陪伴式成长。”

事实上,彩条屋并不参与所投公司的全部业务,一家公司通常只合作一个品牌。这些公司自身独立,通过品牌共享,彩条屋也能形成一个自己的品牌矩阵。

“我希望在2020年之前,彩条屋能树立十个品牌,投资的20家公司,至少有十个公司在业内是被大家认可的。这些公司既有一个成功品牌,又有打造第二个品牌的可能性。我觉得这是更值钱的生意。”

什么样的公司能被彩条屋投资?

重点是看人看团队,易巧表示,第一要有非常好审美力的导演。第二导演要非常执着于动画电影创作,坚持了至少有5-10年;第三要有原创能力。“拍个动画电影还要去买个IP的,那样子绝对做不大。”

就目前来看,市场上做动画的,并非只有彩条屋一家。动画电影方面,前有2013年成立的追光动画,后有2016年成立的华谊点睛动画,在低幼动画领域,有华强方特,还有奥飞娱乐,在动画番剧领域,有腾讯动漫。在易巧看来,这些公司与其说是竞争对手,不如说更多是合作伙伴。

“我们的目标很明确,彩条屋进来就是要做动画电影的。”在易巧看来,动漫在国外的发展途径是从漫画、电视到电影,而中国动画要在短时间内崛起,应该从自上而下,从最高级的作品动画电影往下延伸。

“现在不存在什么竞争,市场太小了,真正能够对打的作品非常少,我反而特别希望有竞争对手。有竞争才说明这个市场是有活力的,是强大的。”在易巧看来,什么时候国产原创动画电影票房能达到50亿,动画电影不再集中在暑期档,才可以说这个市场真正崛起了。

但他又承认,这是动画导演生长的最好的一个时期。“有八到十几年积累的导演,这几年都已经获得投资了。 在2020年之前,大部分导演会确立自己的地位,会有一段时间的统治期,之后才会有下一波导演再出来。”

考虑到一部动画电影通常需要三年的制作周期,从2015年的《大圣归来》算起,2018年~2020年,正是国产动画电影的爆发期,同样的,这也是彩条屋最有可能确立竞争优势的时期,彩条屋必须要能拿出超越《大圣归来》、《大鱼海棠》、《大护法》 的作品。正如易巧所说:“2020年之前是我们最好的机会,观众的宽容是会有限度的,但不会一直宽容下去。”

分享至: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