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起对2018年展望时,吴晓波曾说过,线下一定会到来。因为每个人都需要谈恋爱,都需要放松自己的情绪,都希望有一场邂逅,都愿意在线下欢笑一次,流一次眼泪。
其实不仅仅是消费升级体验给线下带来机会。当线上流量越来越贵,资本受打压,文娱创业者们都在寻找出口。线下,成为一个新的方向。
包括一条、日食记、日日煮等线上短视频品牌都启动了线下开店计划;全民K歌APP也找到线下执行公司合作一起落地Livehouse自助店;用户早已超过1亿的KEEP也在2018年迎来第一家线下店。有人调侃说,说不定哪天,抖音也可以开个线下店。
文娱创业者走向线下一度被称为“淘金”。因为带有社交属性的线下内容空间不管是按照坪效还是按照Revpar衡量,业绩都远超传统同行。这也吸引了大量资本进入,有些线下店一年完成3次融资不在话下。
然而,线上运营跟线下运营之间实际上有这天壤之别,而线下运营也并非内容创业者的优势。如何选址,如何谈判,如何连锁管理,要想在线下获得成功,需要创业者快速“进化”,否则,线下也可能是创业者的地雷。
1. OMO成投资新风口?还是要casebycase
由于线下模式比较重,前期确实需要大量租金方面的投入。因此,拓展线下店的线上公司在不停融资。
从2016年2月,日日煮获得合一资本、信智资本、MFund魔量基金等机构投资的天使轮以来,一年内完成三轮融资。尤其是2017年,宣布完成1亿人民币B轮融资,由K11郑志刚、阿里巴巴创业者基金领投。最新的这轮融资主要用来拓展线下店。
像咔啦酷这样的娃娃机主题店运营商也是被资本追着跑。同样在一年时间内做了3轮融资,铺了100家店,也组建了团队,跑通了模式。
“如果钱足够多的话,我还能跑得更快一些。我们一直是小步快跑,天使轮3000万,估值2亿;第二轮拿了IDG资本2000万;最新的一轮拿了华盖资本领投5000万,感觉一直是资本在后面推着跑。”咔啦酷创始人秦婷婷表示。
因为线上流量越来越贵,线下流量重新被资本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