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不空 都快2023年了,写网文还能实现财富自由吗? 距离上一部爆款作品已经时隔多年,不论甘愿与否,只能承认,网络文学的黄金时代早已过去多年,唐家三少、江南等大热网文作者在多年前创造的神话,迄今为止依然无人打破。 近几年,网络文学市场看似红火依旧,尤其在影视剧改编成为主流之后,投向网络文学的目光也多了几分资本的期待,网文平台越来越多,网文作者的阵容也走向膨胀。 但与之相对应的尴尬窘境是,网文作者越变越穷了。 “最惨的一次,三个月完结了一本书,到手收入只有三千多,完全覆盖不了自己的日常生活开销。”九年前,芥余就成为了某头部平台的签约作者。这九年,她形容自己越来越穷,被迫从全职作者变成了兼职作者。 收入截图(受访者供图) 究其原因,一方面,网文阅读和写作门槛降低,大量中小学生涌入网文生态,内容生态发生倾斜,抄袭、融梗等现象屡禁不止,劣币驱逐良币,优质网文作者生存空间逼仄。 另一方面,在网络文学走向商业化多元变现的路径上,平台在网文作者面前的强势地位,也在加剧作者生态环境的恶化,不少作者接连出走。 但是,知乎的网文生态却大相径庭。 去年,还是大三学生的戚夕在自己生日当天,用两年多攒下来的知乎稿费在自己的老家付了一套两居室的首付,正式晋升“有房一族”。 戚夕并非个例。在知乎上写小说,真的能实现财富自由吗? 从“学生党”到“有房一族”,秘诀是反转 还没踏出大学的校门,戚夕就凭借着自己赚取的知乎网文稿费拿到了属于自己的第一个房本。 “身边的同学都觉得我是个传奇女子”,说到这里,戚夕语气中也难掩骄傲之意。“现在这个年代,家长帮着孩子买房也不是什么稀罕事,但自己买房确实比较少见,而且这房还是我写小说赚来的。” 戚夕认为,现在自己能够在知乎上如鱼得水,和自己从小的经历密不可分。 “大概十一二岁的时候,我就开始在偶像剧里嗑cp。那时候流行在贴吧里写同人文,当然,大家都是为爱发电而已,没有任何收益。” 但是,这段经历却让戚夕培养出了网感,“知道网文该怎么写,明白读者爱看什么”。 大一新生时,她顺利的成为了某头部网文平台的签约作者,日常稿费已经能支撑她的日常开销。 虽然戚夕终于吃到了网文的甜头,但她回想那段经历时,还是连连摇头。 “很累,因为有日更连载的要求,编辑每天都发消息来催。” 《宫墙柳》的出圈让戚夕第一次洞悉到知乎在网文圈里的潜力。 知乎@梦娃所著《宫墙柳》 “这部小说当年太火了,比当时所谓的大IP热度都高。写得好肯定是主要原因,同时知乎也在力推,当时我就觉得这是知乎发展网文的一个信号。” 当时是2019年底,凭借着这份敏锐感,戚夕成为了知乎首批网文作者。
靠着知乎网文挣一套房是种什么体验?
知乎网文,赚够眼泪再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