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严直播监管来袭!网信办“大权在握”,行业门槛再升级

直播行业的监管力度已然向视频网站看齐,构成了网信办和广电总局主导,文化部、打非办、公安部、工信部等部门联合监管的格局

继广电总局后,国家网信办也开始介入直播监管。

今天,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正式发布了《互联网直播服务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对平台、主播和用户的行为都做了规范,并在新闻信息直播方面明确了资质要求。

简单来说,《规定》可以分为两个方面来解读:

一、涉及到新闻直播,这也是政府首次对新闻直播进行强调

1. 平台和发布者需取得网信办颁发的《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2. 先审后发并设立总编辑

二、其他直播内容监管

1. 即时阻断

2. 实名认证

3. 互动管理

4. 资料存档

……

自此,直播行业的监管力度已然向视频网站看齐,构成了网信办和广电总局主导,文化部、打非办、公安部、工信部等部门联合监管的格局。网信办也由此强调了自身在直播监管上的强势地位。

看起来,此次《规定》形成了直播行业最严监管局面,但业内有人认为,虽然部分规定内容如即时阻断、互动管理、资料存档等会抬高直播平台的成本,以及进入壁垒,但总的来说其实对直播行业正面影响更大。

其实,对于非新闻直播部分,之前广电总局颁发的《关于加强网络视听节目直播服务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已经对直播节目内容,相关弹幕发布,直播活动中涉及的主持人、嘉宾、直播对象等作出了具体要求。实名认证在2016年4月也已在行业内推进,目前部分直播平台已经落实用户的实名认证,映客还重点加强对未成年人保护,明确禁止未成年人使用映客发起直播。

不过此次《规定》更加明确了监管要求和监管主体,直播监管有可能成为常态。

映客今日也做出公开回应称,“我们愿意与主管部门、合作伙伴和广大用户一起,共同推进互联网直播服务市场的规范发展。在此,我们也呼吁业界同行遵守法律法规,严守道德底线,共同安全、健康的网络环境。”

从文化部,到广电总局,再到网信办,对于直播监管,可以说该来的都来了,而下一步,直播监管到底会对行业产生多少影响呢?这把达摩克里斯之剑究竟会落到谁的头上?

1.网信办强势介入直播监管,新闻直播门槛极高

“其实《规定》就讲了两个事儿,一是新闻直播要有资质,二是直播以后归我管。”天奇阿米巴创投基金投资合伙人魏武挥这样说道。

据了解,《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是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颁发,国内具有新闻资质的才几十家,包括国有媒体和党媒的一级资质,以及门户网站的二级资质。

娱乐资本论查阅了各大门户网站,网易、腾讯、新浪、搜狐等确实都有《许可证》,而令人惊讶的是《凤凰网》《京华时报》的官网都没有《许可证》。那么直播平台想要拿到新闻直播资质应该算是难于登天。

搜狐和网易官网底部注有《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这样一来,在手机上直播火灾、地震、救援、车祸什么的,都是不行的。”魏武挥解释道,首先你要具备新闻直播资质,其次内容还要经过总编审核,这是不可能的。“所以,时政、社会、军事等新闻,尤其是负面新闻都不能碰。”

万幸的是,娱乐新闻直播并不属于此类范畴,不然发布会直播、明星采访等都要与手机直播无缘了。

今日网红创始人彭强告诉娱乐资本论,看完《规定》有一种很直观的感觉,网信办开始重视直播监管了。“之前业内普遍认为广电总局来管直播比较合适,因为直播本质上来说是内容产业,但现在网信办为了直播行业更加规范可能也想参与监管,而且比文化部、广电管的更加直接。”

其实“九龙治水”一直是政府监管互联网的常态,文化部、广电总局与网信办本就有着一些权利和监管的交叉。而现在直播面临三方同时监管,并不让人太过意外。但是直播的主管部门到底应该是谁尚不清晰,网信办的强势能否持续,还要看《规定》的落实情况。

2.直播行业壁垒越来越高,但不会震荡格局

之前,娱乐资本论撰文《广电再申直播监管令,虎牙等四大TV躺枪,综艺、电商、体育成重灾区?》,认为基于直播泡沫和网红恶炒,加强监管其实是件好事。

确实,即便政府三令五申加强直播监管,直播领域也还是状况频出。近日就有主播为博眼球,模仿吸毒;也有多名女主播直播尺度过大,进行色情表演,甚至贩卖淫秽视频。

除了去除直播市场泡沫,以及规范市场内容,此次监管可能还会抬高直播平台运营成本、提高直播行业进入壁垒。但总的来说,不会影响直播行业格局,洗牌洗掉的只会是落后于市场的平台。

“一方面,即时阻断、互动管理、资料存档等监管要求提高了平台的成本,既然《规定》下来了,直播平台总是要当回事的,;另一方面,中小直播平台可能会被淘汰,广电总局的《视听证》就是一个门槛,网信办的监管要求又形成一道门槛,而大的平台政府会给他们时间。”魏武挥解释道。

据了解,斗鱼等大平台大多都已经满足了网信办此次的监管要求。拿映客来说,映客今日发布公开声明:目前已经落实用户的实名认证,还能明确禁止未成年人发起直播;建立了用户日志信息存档机制,用户发布的视频内容已做到保存六十日等。所以对于大平台来说,此次监管未必是一件坏事。

“最近和行业内的人交流,我们都认为现在直播行业格局已定,直播发展的野蛮生长该结束了,”今日网红创始人彭超认为有可能从今天开始,直播行业将正式步入监管常态化,但大平台或者说较为正规的平台不会受到太大影响。

另外,对于大平台来说,没有《视听证》好像并不是太大的问题。业内人士告诉娱乐资本论,《视听证》其实是可以以收购形式来买的,现在可能是在2500万一张证的标准。当然平台还可以与有证的公司合办、挂靠等。

3.直播监管雷声大,雨点小?

今年随着直播越来越火,其实直播监管也是在不断加强,娱乐资本论梳理了今年政府对于直播监管的举措:

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确实从文化部到广电总局再到网信办,直播监管驱严,门槛越来越高。

之前广电总局颁布通知,强调直播平台需要持证上岗,一时间业界人心惶惶,直播综艺、体育和电商显而易见成为重灾区。然而,两个月过去了,这些领域和相关平台并没有什么动静,即便没有《视听证》,直播综艺也发展的越来越好。

魏武挥认为这些监管规定都是为了让直播监管有法可依,但到落实的时候,就是要视情况而定了。

专注于直播内容的一位业内人士认为直播监管的执行其实是件很复杂的事情,互联网就是片茫茫大海,真正要实现监管零盲区是不可能的。“谁来执行,怎么执行,按什么标准执行都是需要不断完善的过程。”

“网信办这次比文化部和广电总局都强势很多,对于部分不规范的行为,网信办的监管或许可以期待。”彭超如是说。

当直播成为互联网的一个大方向,监管其实是行业越来越正规的体现,我们普遍认为直播监管正在走视频网站监管的路径,“该来的都来了,下一步直播监管就开始常态化了吧。”而在这个常态化的过程,可能还需要时间。

分享至: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