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徐峥:或许《港囧》不能被所有人接受,但我想撬动中年观众

《泰囧》之后,所有人都在等着看徐峥下一步怎么走,这一等就是3年。

B4UVGNJE00B50003.jpg

暑期档《捉妖记》《煎饼侠》《大圣归来》3部“现象级”影片贡献了36亿多票房,国产片各种单项纪录也被一再刷新。但今年最受期待的电影并非以上三者,而是徐峥的《港囧》。

《泰囧》之后,所有人都在等着看徐峥下一步怎么走,这一等就是3年。说《港囧》最受期待,是因为人们有太多疑问:

“《港囧》足够搞笑吗?”

“没有了黄渤和王宝强的铁三角,徐峥怎么玩?”

“《泰囧》曾经战绩辉煌,《港囧》能超越吗?”

“徐峥能从《捉妖记》手里夺回华语票房冠军导演的称号吗?”

“《港囧》会不会成为第二个《一步之遥》?”……

对于这些问题,这位自嘲“过早进入中年期”的导演,在接受娱乐资本论的专访时,更愿意从影片内容方面侧面解释,甚至在他看来,有些质疑也是“管理预期”的一部分。除此之外,对于《港囧》未来的预期,他更希望能撬动中年观影群体,不过对于口碑一事,他内心已经相当淡然:“其实每一部电影做出来之后,都有它自己的命运。”

一.谈喜剧:故意用预告片来降低大家的预期

timg.jpg

从最初的《疯狂的石头》到《人在囧途》,再到《泰囧》和《心花路放》,喜剧大师成为徐峥无法摘掉的标签。这是他的荣誉,也是他的包袱。

“《港囧》不是《泰囧》的续集,是个独立故事,在主题上更是后者的升华。”、“不想做爆米花式的喜剧。”这是徐峥从《港囧》准备阶段在公开场合几乎每次都要重复的两句话。但即便这样,当《港囧》第一批预告片物料出来的时候,网上依然一片吐槽:与《泰囧》相比,《港囧》并不那么好笑。

Q&A

1.之前的预告片为什么跟后来电影内容相差这么大?

刚开始赵薇的预告片还是挺有创意的,后来跟包贝尔拍的预告片其实是拍着玩儿的,都是些与影片内容无关的番外篇,但大家一直把它当成电影里的一部分,所以有各种各样的声音。另外,与囧系列前两部相比,《港囧》的主题有所不同,而且又换了个新搭档。大家会前后对比,难免会遭到一轮板砖。与其在电影上映之后吐槽,还不如在前期就负面到头。

2.所以,你有用预告片来降低大家对影片预期的意思?

对,因为我一直觉得,你电影是什么样的你最好宣传就是什么样的。所以,等到我们《清风徐来》这个MV出来之后,反而大家预期值到提高上来了,因为大家知道,这是两个不同的故事。

3.怎么看大家说不如《泰囧》好笑呢?

其实我们铺了很多个面,比如说有些笑点,笑点很低的人一看就会笑,笑点高的人就可能会不笑,当然我们也为笑点高的人准备一些笑点,所以很难做。

4.您之前说电影不止于笑,这次电影里中年男性回归家庭的这种价值观,好像更强了?

《泰囧》的内核部分,被它喜剧部分冲淡了。而《港囧》从心理学上讲是人的一种“未完成情结”(指片中的初恋部分)。电影中埋下了很多伏笔,比如说男主角一直有个艺术梦,而在做胸罩之后一直就不甘心,现实生活中有很多类似情况。

人到中年,特别是30多岁以后,这个年龄阶段上有老,下有小,同学、家庭、朋友、同事等几个社交圈就会模块化。可是我发现反映这些内容的电影比较少。我们整体的市场,还是偏向于粉丝的群体。大家就认为,18-25岁之间的年轻人是最应该被关注的,所以,偶像的电影,小鲜肉的电影,小妞的电影,就变成制作人比较关心的题材。但是30-45岁这个群体,或者忙于工作,或者忙于家庭,他们每年看电影的次数很少,而我特别希望把这个群体挖掘出来。

5.您妻子陶虹再次出镜在电影里,请问这一点也是您作为老夫老妻对妻子的承诺吗?

当然不会啦。我一直希望找一位大家熟知的香港电影人,比如王家卫导演、吴宇森导演等来演,那样就完美了。但是阴差阳错,他们档期都有问题,到最后棚也快到期了。这时候我太太来探班,我就请她替一下,当时我还对她说,“如果之后找到人了,你这段我就要剪掉”。如果找其他人肯定不干了,自己的太太好商量,结果最后也没有找到人,太太就上了。

6.那您是怎么挖掘中年群体的呢?

我们深化了囧的主题,正好是发生在香港的故事,所以加入了很多香港旧街景,也穿插一些伴随我们长大的粤语金曲元素。比方说,《大话西游》的歌,beyond的《情人》,谭咏麟的《偏偏喜欢你》,以及《上海滩》等。通过用我们自己的音乐,中国观众其实会形成一个情感方面的共鸣,这就是囧途的一个深化。

二.谈营销:时隔两三年,玩法全变了

徐峥曾经不止一次的感慨,说《港囧》宣传太难了。说实话,小娱对这种“难”深表理解。作为一部喜剧,如何在宣传中抖包袱,这绝对是个技术活。如果前期过多地暴露影片笑点,之后观众进影院就没多大意义了;但如果前期的物料不好笑,观众当然也不会买账。更何况,《港囧》在喜剧题材之外,还融合爱情、理想、家庭等多个主题。这就逼着徐峥在宣传营销上想各种奇招。

今年3月底,在《港囧》的定档发布会上,徐峥以“徐布斯”的姿态亮相,一改往常“电影主创+游戏+定档仪式/合影”的常规模式,愣是将电影定档发布会做成了“苹果发布会”;在此后“计时”海报中,电影官方微博每天推出一款创意GIF海报,将徐峥、赵薇、包贝尔等主演置入各种奇思妙想的场景中,颠覆此前传统倒计时海报“精选剧照+创意文案”的方式。

Q&A

1.在导演里面您好像是最重视发布会的一位?

不是我重视发布会,是媒体们天天都架我,说你看你下一个怎么玩。电影作为娱乐文化产品,那么等于在宣传物料上,需要让大家有个点。我自己也挺担心的,每次必须得有新的东西,也是一个挑战啊。

2.《港囧》这次营销用了很多跨界手法。包括跟雷军、王兴他们互动,不知道这样的跨界互动对您有没有启发?

这个跨界,因为大家都会去讲自己的电影,我们最后就建一个最牛的朋友圈,因为我感觉到所有的介质都变了,一开始的纸媒体到PC端,一直到现在全部是变成新媒体,真的是日新月异,你隔了两三年,再做一部片,你想法都变了,玩法都变了。现在的营销需要你时时都保持互动,所有的动作,其实都是要跟新媒体自媒体划到一起来玩的,对我们来说,这是一个学习的过程,需要我们建立互联网营销思维。

3.这次《港囧》在衍生品方面做了很多开发,比如说跟天猫合作的《港囧》月饼,这是怎么考虑的?

国内的电影产业,大家还是很重视票房。但我们囧IP的开发有一个文化方面的理念。就是说囧其实是一种态度,现在人生活都挺囧的,但希望大家看完《港囧》之后能够放下一些东西,通过喜剧的方式辐射到人的方方面面。做月饼也是我们的尝试,正好赶上中秋节,衍生品,不能总是充电宝吧?

三.谈投资:真乐道与光线的比例一致

140-150913114230[1].jpg

在这次《港囧》的出品名单中,不少业内人士发现了一个生疏的名字——真乐道文化。它的前身是徐峥陶红工作室,目前已经注册为北京真乐道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公司主要业务包括两大块,一是徐峥与陶虹的艺人经纪;另一方面是基于徐峥与陶虹开发的电影项目。

2012年,《泰囧》上映创造了12.6亿华语片最高票房纪录,真乐道也是出品方之一。不过,当年《泰囧》的第一出品方是光线影业,真乐道其实占比很小,这也是当年王长田承诺要补偿给徐铮10%的利润分成的原因。而这次《港囧》的第一出品方,则变成了真乐道。

Q&A

1.真乐道作为第一出品方是投资最多的吗?

投资比例跟光线一样,这个是由我们公司制片人决定的。

2.《泰囧》的时候,王长田说要给你10%的利润分成,不知道这次还会不会有一些额外的利润分成?

我们一起做的话,就不存在额外的问题了。现在大家都越来越关心出品方了,因为随着电影产业的成熟,做一部电影,光有钱还不行,还需要有做事的人。其实这是一种合作关系,在这种关系中产品和资金同样重要。比如未来我们自己公司投资电影,就会做好每一个电影项目里面平衡创作与资金之间的平衡。

3.这会不会意味着,今后真乐道的投资以您自有作品为主?

这需要有个过程,我今后做导演、演员、监制都有可能。但我们很希望能形成自己的文化品牌,就是说我们在选择做什么和不做什么事情上,能形成一种精神价值连接。比如迪斯尼,它就生产合家欢电影,告诉你这个世界是美好的,这种电影变成了一种精神理念。有这种理念对于文化公司来说很重要,这也是文化公司与影视公司之间所不同的地方。

4.您觉得您的公司,针对的用户是什么样的?合家欢?

我还没有想那么具体,我们自己做囧系列的电影也刚刚在开始摸索的阶段,也不能说就是合家欢电影。在创作方面,也会有我自己的局限性的,就是先做做看,我都不知道《港囧》能不能被所有人接受。

分享至: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