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阿po
谁能想到,这个暑期档最上头的古装剧,会是一部把观众吐槽、套路公式和角色命运全部写进剧本里的穿书喜剧?
《书卷一梦》自从开播到今晚推出加更礼之时,已然完成了从“脑洞神剧”到“全民热剧”的跃升,成为当下最具讨论度以及全民共创体质的爆款剧。
该剧在开播25小时即达到爱奇艺站内热度8500,创爱奇艺今年开播首日热度最高纪录。并且登顶猫眼、骨朵、豆瓣、vlinkage、艺恩等各大第三方数据平台榜首。
前期预告片时,该剧就因为“大婚修罗场三角捅”名场面引发期待,播出之初因女主吐槽内娱剧本会引来网友热议,随着剧情进入中后期,观众逐渐意识到主角并非唯一的“觉醒者”,又围绕“谁才是纸片人视角”讨论得热火朝天。
可以说继《临江仙》打响暑期档头阵后,《书卷一梦》接档再度引爆讨论,成功实现热度接力,也让爱奇艺意外打出了一套风格互补、排播衔接流畅的“古装双响炮”。
短剧节奏+长剧质感,其实早已不是一个新鲜概念,但今年爱奇艺靠《临江仙》和《书卷一梦》连续出圈,说明这两部剧赢在了真正把“节奏爽感”做成了结构设计,把“观众互动”变成了内容引擎,不只是快,还足够好看、耐看,才真正打动了观众。
所以这部剧不仅是剧情在反套路,更像是在用解构的方式为古偶剧打开了新的可能,也让观众看到这类题材依然有很大的想象空间。
古装剧二次创新,打开观众的想象力
古装剧从来不缺观众,但观众越来越缺“惊喜”。
近几年,当各种同质化的设定遇上观众的弹幕吐槽、短视频玩梗,就会发现标准套路不再是安全区。观众的标准变了,他们要的不止是“翻牌”式剧情,更要是“拆台”式剧情:最好编剧比观众更早自我吐槽。
比起跟风别人火过的套路,《书卷一梦》似乎更想玩一些新鲜的东西。它不是简单地标新立异,而是从剧本结构到人物设定整体翻新,精准踩中当代观众的审美转向。
开场时,剧中角色就抢先完成对古偶公式的拆解:女主不等观众吐槽,直接喊出“不能为了推动剧情,把演员当工具人吧?”剧本机制、设定反转、甜宠名场面等内容全都变成“自带弹幕”的元设定,把“癫”感玩出了节奏,也将剧情反套路变成剧情本身的一部分。
在剧情设定中,女主作为一名现代演员意外穿入剧本世界,不再是被命运推着走的“纸片人”,而是试图与规则博弈的理智玩家。每一次与“强制剧情”的对抗背后,都是她不断更新的判断和决策。观众在笑点和反转中被持续带入,也在角色的每一次突破中获得爽感和共鸣。
这种设定带来的不是简单的剧情反转,而是从结构到叙事的整体重塑,也是《书卷一梦》对于观众“古装剧是否还能带来惊喜”的回应,它从根上开始“翻剧本”,即进行自我解构式的剧情反套路。
角色不是为了完成设定而存在,而是有了意识、有了反思,甚至有了对抗,“纸片人觉醒”也成为了本剧另一条极具讨论度的暗线。
观众对于“哪些角色是纸片人,哪些角色已经觉醒”的猜测,研究得都颇有道理。这不是剧情的悬念设定,更像开启了观众与剧集之间的“共读游戏”。网友自发整理角色动机、分析行为反常点,绘制出“剧本线索图谱”,使得剧情具备了极强的“二刷体质”和可解读性。
这也意味着,《书卷一梦》的互动性不仅来自剧情反转的密集度,更来自观众与剧本机制之间的博弈感。一部剧能否激发观众的“参与冲动”,成为如今衡量热度之外的另一重标准。
观众第一遍看的是笑点和节奏,第二遍则开始复盘伏笔、分析结构、整理线索图谱。这种解读空间的打开,正是区别于“看完即忘”的短快型古偶剧的重要特质。
这也是《书卷一梦》真正有趣的地方,它的反套路不止于单一情节,更是在搭建一套全新的古装剧观看方式;它的创新也不止于建立一种剧本机制规则,更是为提供了有别于传统古装剧、让“角色意识+观众视角”共同驱动的叙事新模版。
在类型剧框架内完成内容表达的再造,才是真正打开了当下古装剧最具生命力的观看空间。
从快节奏到长叙事,验证古装剧融合式升级
如果说热度破万的新式仙侠《临江仙》,靠爽点密集、情绪释放打响暑期档头阵,那么《书卷一梦》则延续了“高开高走”的热度走势完成档期接力。前者深情绵长,后者癫而不疯,两部剧在调性上各走一路,却在口碑、热度与创作表达上形成合力,成就了爱奇艺的暑期档“古装双响炮”。
这背后并非古装题材的重复出牌,而是内容创新与创作方式的同步升级。
《书卷一梦》没有简单套用“强设定+强情绪”的传统模式,也没有照搬“长剧短剧化”的节奏模版,而是在“短剧节奏”与“长剧品质”之间完成了融合:节奏可以快,逻辑必须稳,剧情高密度推进,情绪厚度照常保留。
剧集用“无限流死亡循环”导入“剧本机制”设定,节奏紧凑、信息密度高、反转频出,每集几乎都精准踩在“名场面”爆点上。但这不是为制造追更焦虑,而是为后续长线铺垫提供稳定支撑,带动剧情螺旋上升、观众情绪逐层累积。
机制的推动也并非简单重复,而是节奏与人物关系同步推进的动力源。每一轮“强制剧情”背后,是角色在冲突中不断变化与突破的结果,既不拖沓也不空转。
比如从开篇到尾段,宋一梦与南珩、宋一汀乃至全剧人物之间的对抗从被动到主动,实现从个人逃避到全员介入的“觉醒式进展”。观众追的,不止是剧情线,更是人物之间关系的张力释放。
这种“段落式结构”既有“机制博弈”的推理爽感,也有“宿命对撞”的长线厚度。观众看到的不仅是权谋博弈,更是在“命运系统”中人物如何谋求掌控。这种“长剧情感+快节奏爆点”的模式,让人物发展与情节节奏紧密咬合,推动内在驱动力自然流转。
同时宋一梦也从吐槽剧本的旁观者,到主动探寻命运节点的入局者,其成长不是单点爆发,而是在反复碰壁与试探中完成的渐进式建构。她的现代性认知,正是长剧才能承载的慢生长线。
长剧的优势,也恰恰在于能用足够体量容纳情绪波动、动机翻转与价值沉淀。如果说短剧是情绪瞬爆,《书卷一梦》则是在撕开传统结构后,用角色的真实回应完成新的缝合,构建出更新鲜的关系和感情结构。
这种做法的底层逻辑,是让“快节奏”成为支撑“长剧质感”的一个新支脚。
在如今观众观剧习惯更加速食、互动性更强的语境下,《书卷一梦》的设定给古装剧的叙事方式提供了新选项,原来不是只有短剧才适合当代节奏,只要情节合理、铺垫扎实、人物沉淀,长剧在细腻度、沉浸感、快节奏的多点优势支撑下,也能爆点频出、全程高能。
融合式升级,并非折中,而是打通类型新表达的可能。
结语
爱奇艺靠《临江仙》《书卷一梦》的接连排播,让这个暑期档的古装剧再度焕发了新鲜感,并稳居暑期档“热度高地”。一个拓展仙侠边界,一个重构叙事节奏,各自风格独立又不失并肩表达,不只实现了热度接力,也为类型剧开辟了更具活力的表达路径。
此前,云合数据也显示,2025年上半年累计有效播放霸屏榜TOP20中,爱奇艺8部上榜作品,5部为古装剧。从类型融合到结构重塑,从角色塑造到观众共创,这些作品以不同方式展现出古装剧在当下语境的可能性。
《书卷一梦》后,爱奇艺仍有探案题材《朝雪录》《定风波》、古言题材《与晋长安》《一笑随歌》等丰富的古装剧储备,覆盖权谋、轻喜、群像等多种调性风格。
与此同时,悬疑题材《正当防卫》、科幻题材《不眠日》、刑侦题材《围猎》、现实题材《生万物》等诸多项目也相继开播或释出新物料,覆盖各赛道形成内容层面的共振。不同类型作品交替登场,有节奏、有梯度地拉开接下来的内容版图。
热度之外,最可贵的就是平台对古装创新的持续突破突破,对全品类好内容的持续输出。这个夏天,爱奇艺交出了一份充满变化令人惊喜的答卷,也给了观众继续期待新故事的理由与想象空间。